大明之中,谁掌握着知识?
当然是士绅,他们有田地,有资源,能够实现财务自由,才会选择去读书科举。
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他们又怎么可能去追求圣贤大道?
所以,如果朱元璋要搞派出所制度,最终执行制度的还是士绅。
士绅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很明显不会,那这个派出所制度到最后,就很可能会被士绅们搞糟搞臭。
就如当年王安石变法一样,好的政策却被底下人弄得一团糟,结果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士绅,甚至百姓,都厌弃王安石,导致变法失败。
刘伯温是聪明人,他也非常清醒,虽然现在身子每况愈下,但是他并没有糊涂。
朱元璋被刘伯温一盆凉水,泼灭了心中的激情,只能默默掀起了窗帘,朝马车外面张望。
宽敞的官道之上,依旧没有多少行人,朱元璋一行人或许是官道上唯一的行人。
这不禁让朱元璋有些惆怅。
“看样子登州人的确是少,即便是到了新城区,人口也不是很多的样子。”
马皇后也忍不住掀开窗帘查看起来,只不过马皇后却发现了有所不同。
“重八,你有没有发现,路上的田地好像变多了?”
听到马皇后的提醒,朱元璋心中一震,再次朝路边的田野里张望。
直到此时,朱元璋方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放眼望去已经不是荒草遍地,而是绿油油的小麦苗,这不禁让朱元璋心情好上了许多。
在马车之上,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全都是绿油油的,看上去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小麦的长势极好,不用多言,今年应该会是一个丰收年。
更重要的是,这一片土地因为是河水冲击下来的平原地带,所以十分适合耕种。
在平坦的大平原之上,朱元璋放眼眺望,看到的尽是绿色,面积至少不下于五万余顷。
朱元璋心中稍微计算了一下,如果用这些土地养兵的话,至少可以养五万精兵。
看着这些良田,朱元璋的心情十分不错,老二的三百六十顷禄田,应该也在其中。
登州这地也不错嘛,怎么还有人说这里偏呢??
朱元璋心情大好,边欣赏两边的风景,边向登州新城赶去。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赶路,朱元璋终于抵达了登州新城的外围。
虽然还没有看到登州新城的全貌,但是在外围,朱元璋等人又看到了让自己等人震惊的东西。
......分割线...
求点鲜花,评价票,感谢各位大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