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爷又是干咳了两声:“都几百年了,姓程的总是压在咱们的头上”
李有说:“全仗着他们人多。”
李老耕说:“咱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就盼着李姓的下一代长点出息,翻过身来。”
“程姓人多,人家的孩子也有出息,总有念书人,现在只有有文化的年轻人才能当上村里正,不像过去了。”
“咱这山寨的村里正全姓程,没有一个姓李的。”
“连镇上的官也姓程。”
七爷又是叹息一声。
“在这山寨,凡事全由村里正说了算,摊派粮食,税收,服兵役,哪样不是姓程的占便宜,还就是因为他们姓程的当了乡里正,村里正吗。”大家都愤愤不平。
“是啊,来文的武的,咱们都斗不过程姓家族。”
“程姓家族比咱们李姓家族多好几百人呢,来武的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我看,咱李姓家庭要想在这山寨翻身,就必须要出村里正,乡里正。”
族长七爷说:“还是李有兄弟见多识广,话说的在理。”
“我觉得要想让咱们姓李的孩子当上村里正,就得让孩子们念书,现在不同于过去了,县里挑里正一条就是要有文化的。”
“我也知道念书好,可咱山寨人家穷,哪有钱让孩子们念书啊?
李有转向七爷:七哥,咱两家的孩子说什么也要去念书,就是咱砸骨头卖血,也得让孩子们见见世面。“
七爷吩咐说:“李有兄弟整天出山卖山里红,核桃,栗子,见过大世面,和咱们就是不一样啊。”
李七爷和孙子李石,李有和孙子李岩从村里走至村口。
李岩和李石站住。
李岩说:“七爷,爷爷,您二老回去吧。”
李石也说:“您二老回去吧。我们到了镇上私塾学校,一定好好读书。”
李有把李石和李岩后背的行李向上提了提。
李七爷手指着山头用颤抖的声音说:“看到了吧孩子们,那程姓的祖宗祠堂建在山坡,就为这,咱李家世世代代也不甘心啊,祖宗们死时都为这闭不上眼,这回,你们要好好的念书,念他个五年八载,回来就当乡里正,村里正,把那山尖的祠堂改姓李。”
李石和李岩在那晨雾中默默注视着那山尖。
“几百年了,程姓和李姓两大家族不停地为夺山坡和山头争斗,每次争斗都是咱李姓人失败,前些日子,乡和村拍卖荒山,又大都卖给了程姓人,姓程的人在乡里村里都当家呀,咱们到乡里告状,那程老大硬说咱李姓人出价低于姓程的,只能卖给他程姓人。”
李七爷也叹道:“咱李姓人少,要文的武的都斗不过人家程姓家族。”
“就指望着你们这一代了。”
七爷山羊胡子抖着: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嗅李姓人家的深仇大恨,将来把咱李姓人几百年受的气,受的苦,受的冤全平反昭雪。
李石和李岩都庄重的点着头。
七爷用仅有的一只手抓住孙子:孩子,你记住爷爷的话了吗?
李石又咬住下唇点了点头。
“你跪下发誓”。族长吩咐着。
李石和李岩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