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大秦第N次拒绝了联合国的召唤和调停。
回应理由很简单。
【既然联合国不承认我们是真正的独立国家,那我们也没必要听从联合国的召唤。】
有理有据,简单粗暴。
让各国代表,特别是以鹰酱现任国务卿布兰肯为首的十七国代表恨得牙痒痒。
他们北妖十七国可都有四位数以上的雇佣兵在秦国手上。
秦国给这些雇佣兵一个个都明码标价,最便宜的都得三百万刀。
公开宣称,给钱进就放。
有几个小国倒是能顶住压力,想要宣称让这些人已经‘光荣’毕竟他们被抓的人少。
可鹰酱大哥不干啊!
你们不救,他怎么用大局压人,怎么道德绑架?
再说如果实在不行要给钱的话,不绑着你们一起救、怎么从你们口袋里掏钱救他们自己的人。
最可气的是,大秦是等他们都到了联合国之后,才说不来的。
于是小会议室里,布兰肯国务卿就发话了。
“先生们,说说看吧、现在怎么办?”
约翰牛外务大臣最急。
“不能助涨秦国的嚣张气焰!”
“我建议我们立刻组织部队,一定要消灭秦国!”
高卢鸡代表也点头同意。
“是的,秦国现在非法占据了黑州一百八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我们在那里的投资实在太多太多了!”
“最重要的就是河马国!”
“它有八百四十公里的海岸线,而且国内石油、天然气、煤矿、铜矿、钛..........”
“总之,任何一个有强大军备生产能力的国家占据了它,都有一统黑州的可能!”
约翰牛代表补充道:“而且大秦的首领和高级将领还几乎都是华夏人!”
“我到现在都怀疑,他们的建立就是兔子政府的阴谋!”
“诸位看看地图,秦国现如今地盘周围全是亲近兔子的国家。”
“只要他们占稳这块地盘,以华夏人的制造能力,完全能就地源源不断的生产武器,进而威胁整个印度洋,到时候整个黑州三分之二都将完全站队他们。”
“这影响太大了!”
阿三代表也来了,毕竟以他们的人口和分布,被抓的这么多雇佣兵里当然少不了阿三。
他们倒是不把这些雇佣兵的命当回事,毕竟他们国家向来不讲究人权。
来这的目的就是单纯的看不惯华夏人开疆拓土发了财。
如今一听华夏有能威胁印度洋的趋势,立马开口道:“绝对不能让华夏人得逞!”
三个大佬,加上一个自以为是大佬的都发话了,剩下的小国能咋整。
大波波代表弱弱的开口道:“可是.......秦国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大,又有兔子在后头站着,大毛看那意思也相对于愿意看到他们得逞。”
“我们能怎么办?”
“他们虽然打败的百万大军里,大都是散兵游勇,可事实上那些雇佣兵的战斗力不比正规军差,这次东非大战,那些雇佣兵的配备已经很先进了,除了一些大杀器该有的他们的都有,不也还是输了么?”
其它小国的代表也纷纷点头附和。
布兰肯国务卿狠狠瞪了一眼大波波。
“雇佣兵和我们鹰酱的正规军能一样么?”
“雇佣兵都是些没有信念感的家伙,战势危险稍大些,这些家伙就只知道后撤和投降!”
(大波波:从你们的正规军在帝国坟场的表现看,他们也没啥信念感啊。)
布兰肯继续道:“东非战争的失败,一方面是我们对敌人的了解不充分,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那个光学屏蔽装置起到了大作用。”
“但8月10日以后,他们的装置屏蔽范围就缩小了很多,我们的专家分析过,之前他们的屏蔽装置能扩张那么大范围,一定是超负荷运行了。”
“短时间内,他们无法再次使用这种方式,而且、我们的战略目的也只是拿回河马国和肯尼亚海岸线。”
“秦国毕竟刚刚建立,还是个公司转型的。”
“打了这么一场大战,消耗很大、他们死的人也不少。”
“只要兔子不亲自下场,咱们绝对能行!”
听他这么一说,在场众人还是信的,毕竟秦国弟子太薄了。
约翰牛代表开口道:“可,那些雇佣兵怎么办?”
“而且我们怎么确定兔子不会亲自下场呢?”
布兰肯自信一笑:“呵呵,他们是军火商起家的,军火商是什么德行我们鹰酱人太知道了。”
“先凑一笔钱出来,给他们尝点甜头,让他们不要轻易弄死那些雇佣兵,拖到大选结束就行。”
高卢鸡代表疑惑道:“可是........据我所知老登总统的支持率已经不到百分之四十了。”
“相反懂王的支持率却稳步提高,他前几天可是发表过讲话,说如果他是总统,绝对不会允许鹰酱往东非派这么多雇佣兵。”
“他还说黑州的落后、河马国的腐败都是老登总统造成的,还说老登伙同河马总统分了黑州的脏钱.........”
布兰登脸色很难看的打断道:“那些都是竞选的时候打击对手的瞎话而已。”
“你们放心,这次老登总统的连任是肯定的。”
众人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选票舞弊呗~~~
上回老登当上总统其实就传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消息。
不过想来也正常,老登背后是谁在支持?
是鹰酱那些军火商和犹大资本,而且他们还控制着美联储,也就是美金的印发。
现如今有点常识的人都看得出S3赛季已经停不下来了,掌握资本的肥皂人S2后得了教训,转明为暗、但一直没放弃过扩张肥皂人的影响力,暗中操控更多小国家。
中东小霸王的诞生就是他们努力几十年的结果。
至于军火集团...........S3可是他们发大财的好时机,他们更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走‘孤立主义’路线的懂王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