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
四皇子燕王李承武,为国戍边十载,立下不朽功勋,朕甚是欣慰。
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先成家再立业。
所,召燕王回京赐婚。
边境军队燕王可自行安排。
.......”
“陛下口谕!
老四啊!
打了十年仗了,该回家看看了臭小子!”
穿着墨绿色官袍,戴黑色官帽的庆帝贴身太监-候公公;
站在中军大帐之内,当着一众穿戴甲胄单膝跪地俯首的战将面,大声宣布着皇帝的圣旨与口谕。
“儿臣李承武接旨,圣躬安!”
在候公公宣布完命令之后,一个身高近两米;
浑身萦绕着杀伐之气,面容阳刚硬朗,身着黑色甲胄,魁梧如熊的男人,单膝跪地高喊着。
在男人话音落下后。
非常有眼色的候公公,便将圣旨交予了这位燕王殿下的手中。
“恭喜殿下得以能回朝大婚了!
殿下您不知道,这些陛下和宜贵嫔可是想煞殿下了。
尤其是宜贵嫔,这些年为您的终身大事,可是操碎了心了。”
在魁梧高大的燕王李承武,接过圣旨起身后。
脸上挂满笑容的候公公,笑着对面前之人恭喜了起来。
“辛苦了候公公亲自跑这么一趟了。
边境之地苦寒,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
一点小小的土特产,还请公公笑纳。”
看了一眼面前的老家伙后。
目生重瞳面容硬朗的李承武,扯出一抹笑容。
随后只见,拿出了早已备好,装着十根金条的布袋的李承武,笑着对面前之人开口说道。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作为一位手握重兵的亲王,这也是这些年李承武必做的事情。
一个太监或许不能成事,但一个太监在关键时刻未必不能坏事。
更何况李承武眼前的这个老太监,还是他那个便宜老爹的贴身太监。
所以,该恩典的还是要恩典。
人情世故嘛!
先有世故,才能有人情不是吗?
而且,他那个老爹不是什么好东西呢!
“这怎么使得!
老奴是为国办事,燕王不必如此客气!”
看着李承武手中鼓鼓的布袋,候公公便知道燕王这出手必定很阔绰。
如菊花一般笑起来的候公公,十分虚伪的婉言拒绝了起来。
“啧!
候公公这是看不上我边境特产吗?
还是候公公不给孤这个面子?”
对这种拉扯套路早已习以为常的李承武,故做生气的板起了脸开口说道。
虽然这些套路充满了虚伪,但官场便是这样肮脏虚伪的。
这些年为了维持大孝子和忠心戍边亲王人设的李承武,可是没有少给京都各官、宫内送“土特产”呢!
“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啊!
燕王殿下!
那老奴就厚颜收下了。”
见李承武板起了脸,候公公脸色瞬间“惶恐”了起来。
就好像怕得罪李承武才收下的候公公,“惶恐”的收下了李承武的“土特产”。
“这就对了嘛!
孤最讨厌有人驳孤面子了。
不过,话说候公公。
不知,父皇是否有明示孤何时出发吗?”
见候公公收下土特产,脸上露出笑容的李承武。
拍了拍候公公的肩膀,没有一点架子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