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宋私生子 > 第693章 资本掠夺

第693章 资本掠夺(2 / 2)

杨逸觉得自己现在别的不必多想,先引导大宋完成基本的资本积累就足够了。

资本自身所具有的贪婪本性,使得它壮大起来后,对内就会引起变革,对外就会引起扩张,这已经是历史证明了的必然。

他喝完酒之后,轻声对韩碧儿说道:“我打算以江南商会的力量,在广南和安南大力推广桑蚕业,由咱们提供嫁接桑苗及先进的养蚕技术、交给当地百姓来种养,和养蚕户签好契约后,甚至可以给养蚕户提供一笔启动资金,等他们产出蚕茧后由咱们按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丝绸的加工成本,得到成品后,咱们再以通过广州、钦州的港口,向海外倾销。”

韩碧儿听了他这个构想,瞳孔不觉放大了,一直以来,杨逸的心思都是放在朝堂上,很少关心家中的产业,现在他不出手则已,一手出就吓人一跳;这种给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再以保底价收购产出的方式极具诱惑力,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农户,都有好处;商家不用担心原料的来源了,而且集中加工能大大降低成本;农户也不用担心价格浮动带来的损失了,价格早已定好,你养出多少就能赚到多少钱。

如果以这种形式推广的话,只要资金充足,两三年内就能让广南、安南的坡地上长满桑树。

而就资金方面,整个江南商会加起来,资本绝对超过了亿贯,而且杨家在日本还有两个银旷没有开采,资金根本不是问题。

再有杨逸手中的权力护行,避免了来自官方的干扰,那么……………想到其中的巨大前景,韩碧儿握着杯子的手都有些发白了;从种种举措看来,杨逸根本不象是在经营一家的产业,也不象是在经营一个商会的产业,而更象在经营一个国家。

杨逸接着说道:“一但从琼州学来棉纺技术后,同样成立一个棉纺商社,棉花推广也要采取这个方式来进行,到时我会让朝中一些官员加入进来,以便商社能更快地壮大起来。”

关于拉拢朝中官员入伙这一点,韩碧儿以前也听杨逸约略提到过,她虽然不知道杨逸要干什么,但此事对商会有利有害,不得不说个清楚。

“爷,朝中官员加入,很可能会对商会的运作造成一些困扰,最为担心的是这些官员会对商会的经营指手划脚,到时只怕会出乱子。”

“你放心去做,谁敢多事,我让他到北海放羊去。”

有了杨逸这句话,韩碧儿再没什么可说的了,别看这位爷现在象闲人一样游离于朝堂之外,他要跺跺脚,整个大宋都得震三震。

清娘一边抚琴,一边听着俩人有一句没一句的交谈,这些事情她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清娘却是听出来的,自家杨大哥扫平北方和西域后,似乎又把目光投向南边了。

但听起来不象是要发动战争的样子,清娘便放心了,她不太关心商贸上的事,收藏虽然要花不少钱,但韩碧儿从不缺她这点钱。

只听杨逸又轻声问道:“萧峰和禄永赞那边谈得怎么样?”

韩碧儿轻笑道:“萧峰先晾他几天再说,爷,据奴奴初步打探所得,萧家家产至少有两三百万贯呢。”

“呵呵,给人家留点,别做得太过分。”

“爷放心吧,奴奴晓得了。禄永赞那边已经谈好了,他需要什么货物,由咱们西宁州的商铺给他提供,他的商品则由咱们包销。”

“仅此不够,最好能派人到逻些去设立商铺,到时我会让汉卿配合一下。”

韩碧儿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这位爷哪里是在做生意啊,分明是借行商掩饰间谍活动,照此下去,吐蕃迟早会成为第二个大理,被他撩拨得四处冒烟。

“对了,上次回杭州,林如海说越窑难以继续经营了,照我看来,景德镇的前景不可限量,碧儿你不妨建议他向景德镇转移。”

“爷,咱们也要涉入瓷器这一行吗?”

“瓷器不好吗?掏把土一烧就变成金子,我觉得它就是炼金术。”

“嘻嘻,别人能炼金,爷却是点石成金。”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