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庆帝听完,问道:“这诗确实极好,但是,它真的是范闲的妹妹所做的吗?”
“陛下,奴婢不知,范若若虽有才名,所写的红楼被无数文人赞颂,被称为京都第一才女,但是从未表现出这么高的诗文水平。”王太监说道。
“王太监,不是说《红楼》这本书有可能是范闲所做吗?这首诗也有可能一样。如果范若若真能做出这么好的诗,那么去年的诗词不会太差。”
“王太监,你马上去收集一下范若若历年流落出来的诗词,我要看看这首诗究竟是不是她所做。”庆帝说道。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安排!”王太监说道。
“太子呢?”庆帝又问道。
王太监回答道:“太子殿下在广信宫,看望长公主殿下。”
“哼!倒是会献殷勤,把这首诗送给她。”庆帝冷笑。
“把这首诗送给他。”庆帝说道。
“是!”
“陛下,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让他好好学习一下这首诗,顺便把靖王府的事情说给他听听!”庆帝说道。
……
广信宫,长公主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长公主李云睿拿着一首诗词,津津有味地念诵了起来。
“如此旷世奇作,王潭输惨了!”
“这是陛下送来的诗,他让你多读读,既然陛下将这首诗送给你,那必定是范闲所做。”李云睿说道。
太子李承乾脸色平静,拿过来诗词,开始读了起来,一首旷古绝今的诗词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首诗真的奇妙啊!从这首诗看,范闲颇有才华。”
“姑姑,如果真是婉儿嫁给他,也不算委屈啊!”太子说道。
“陛下除了送来这首诗,还让人传话,老二求贤若渴,此刻正在靖王府。”李云睿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李承乾一听,脸色一变。
李云睿闻言说道:“既然陛下将这种事情告诉你,说不定梁王已经请范闲见面了,你赶过去也已经晚了。”
“老二心机重,内库财权他可是一直惦记着呢!”李云睿喝了一口茶,说道。
“幸好消息来的快,你也好早做准备,看来你父皇还是看重你这个太子一些。”李云睿说道。
“姑姑,范闲从表现来看是一代奇才,你为何如此厌烦他?”太子问道。
李云睿一笑,说道:“自然是为了太子基业。”
……
梁王府。
果然如同李云睿所说,此时的范闲已经被二皇子请到了后院。
“那首诗《春江花月夜》应该是你写的吧!”二皇子看着范闲,说道。
“那是我妹妹所做,我不敢居功。”范闲笑道。
“你妹妹范若若确实有一些才名,但是,她的年纪尚幼,还不到如此水平,你说,我猜的对吗?”二皇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