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院子外头一看,东方红拖拉机也没有了。
“小山子!瘪犊子玩意儿跑哪去了!”
早上七点。
当韩凤霞骑着自行车怒气冲冲来到自己家地头。
十个劳工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儿了。
盯着满满一拖拉机斗的苞米棒子,再看看那十个穿着劳保迷彩服的大汉。
韩凤霞一脸迷茫。
这地是自己家的没错!
可这人是从哪来的?
姜山看见韩凤霞来了,连忙走出来招呼道:“妈,你来了!”
韩凤霞被姜山这一声妈叫得有点懵。
“小山子,这老些人哪来的?”
姜山“啊”了一声。
“都是我朋友,听说咱家扒苞米,连夜从县里来的!”
连夜?还县里?
韩凤霞喃喃自语。
“小山子,我咋记得县里到咱这一天就早上八点半一班车……”
姜山点点头。
“是一班车,这不听说咱家掰苞米,一着急连夜从县里打车过来的。”
“行了,妈,今天一天咱家地就能完活儿,你回家歇歇吧,这两天收地都累坏了!”
韩凤霞一脸茫然。
昨天还忙的脚打后脑勺,这才一天功夫,地里就完活儿了?
看着儿子一脸坚定的表情,韩凤霞有些动摇。
苞米棒子收回家还得晒上三天四天才能剥粒子。
“那妈先回家晒苞米棒子?”
姜山摆了摆手。
“不用,等今天地都收完,让他们晒就行。”
回到家的韩凤霞闲不住,转了一圈儿,去屯子里小卖店又买了两袋面粉。
直到天黑,老姜家三垧地苞米全部都收完了。
这可把屯子里其他家看得眼睛都直了!
“你看人凤霞家,小山子不知道在哪儿领了一帮人回来,一天功夫就把地都收了!”
“嗨!不知他在哪儿找的狐朋狗友呗!谁不知道小山子就是个小混混?”
“小山子这是出息了,领回来这么些人,还都干活儿,他哪儿找来的这些人啊?”
“呵呵,你懂什么?我听说县里现在有个什么劳务市场,花钱就能雇人,这帮人估计都是小山子花钱雇的!”
“雇人?那不得花老鼻子钱了!”
“你懂啥?雇人也行啊!我可宁愿花钱雇人!我家五垧地苞米呢!光自己收,得收到啥时候去!”
“要雇你们雇,我家可没那么多闲钱!”
屯子里人议论纷纷。
老姜家。
大院子里摆着两张桌子,上面摆满了一大桌子菜。
韩凤霞还破天荒在小卖店拿了两箱啤酒。
十个人的饭菜量太大,韩凤霞自己忙活不过来,还特意找了帮手。
“小山子回来了?哎呀这大高个儿!”
姜山领着劳工们刚一进院子。
就看到一个梳着时髦大背头,带着蛤蟆镜的青年正呲着大牙和自己打招呼。
“你是……六舅?”
姜山盯着那张脸瞅了又瞅。
六舅这会儿也才三十岁,也挺赶时髦。
姜山记得他六舅是个厨子,继承了他姥爷的厨艺,十里八村红白喜事,都是他掌勺。
“咋滴,你六舅烫这个头好看不?是不认不出来了?”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