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功夫,本子上已经写了五家要雇人的。每家名字后面,都写清楚了有几晌地要收。
下午一点半,十个劳工早早收完了韩老六家的一晌苞米地。
姜山的本子上又增加了六家要雇人的,有姜山本村的,也有韩老六他们村的。
韩老六当场从兜里掏票子结账。
见时间还早,姜山当即带着劳工大汉们前往第一家报名的村民家里收地。
对方家里是两晌地苞米,就在里韩老六家地不远的地方。
姜山领着大汉们干了一个下午。
一直到下午七点,天看不见了才收工。
等到姜山领着十个大汉回到家。
韩凤霞早已经做好了饭菜。
遗传了一半老韩头手艺的韩凤霞,做的饭菜不算太好吃,但也不难吃。
吃饭的时候。
韩凤霞又向姜山提起来,今天还有两家人找上门来打听雇人的事。
姜山一边吃菜一边说道。
“妈,明天让他们直接来找我。”
吃过饭后。
姜山回到屋里,开始琢磨劳工的事。
那十个大汉目前都挤在一个屋子里住着。
家里西屋还有两铺炕闲着。
另外隔壁他姥爷活着的时候住的那院,还有两个空屋子没有炕。
要是再召唤劳工,除了经验值和食物,还要给他们一个单独居住的地方。
姜山把本子上记着的要雇人的人家都算了一遍。
最少的两晌地,最多的有七八晌地。
这样加起来,一共正好五十五晌。
十个劳工一天能干两晌地。
五十五晌,要是全靠十个劳工干的话,那不得干到入冬?
况且姜山还想着,靠着秋收多接点活儿挣第一桶金。
五十五晌,只是个开始。
虽然他们这地方在东北算是暖和的地方,可到了十一月份也就上冻了。
到时候,接了活儿苞米收不上来,全得冻地里。
不行,必须得再召唤点劳工。
姜山趿拉着鞋又去厨房和院子里溜达了一圈。
厨房里静悄悄。
韩凤霞从小卖店里拿回来的两大袋面粉正放在靠墙木板上。
掀开地窖门,里头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发现面粉*20,可召唤20名普通劳工】
【发现土豆*50,可召唤50名普通劳工】
【发现红薯*30,可召唤30名普通劳工】
【发现白菜*80,可召唤80名普通劳工】
【发现鸡肉*10……】
【发现猪肉*10……】
在家里转悠了一圈,耳边提示音响个不停。
姜山觉得,自己要是把两袋子面粉兑换了,韩凤霞可能会反应不大。
但要是自己把过冬吃的土豆白菜和地瓜都兑换了,亲妈韩凤霞能把自己当场扬了。
“兑换!”
随着姜山的一声命令。
两袋面粉瞬间消失不见。
地窖里的土豆白菜地瓜也都少了一半。
这次,姜山一口气兑换了九十个普通劳工。
加上之前那十个,正好凑齐了一百个!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