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此时,南庆筹备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旨在大东山彰显皇威。
礼部官员与司仪早已提前三日进驻,紧锣密鼓地布置现场。此刻,庆帝率领军队浩荡出城,气势磅礴。
队伍前端,五千轻骑兵身披战甲,策马疾驰,燕小乙将军赫然位于阵中,右手紧握长弓,左手稳控缰绳,目光锐利,环视四周,肩负起保护庆帝安全的重任。
正当行进之际,一只灰鸽翩然而至,落在燕小乙肩头,带来一份紧急情报。
燕小乙迅速取下鸽腿上的纸条,阅后立即驱马,向后方的帝王座驾疾驰而去。
庆帝乘坐的马车由五匹雄壮骏马牵引,车厢宽敞,宛如一座移动的宫殿。燕小乙跃下马背,驾车的将领随即驻足。
“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庆帝示意他开口。
“何事?”
燕小乙贴近庆帝,低声道:“陛下,大东山防线已固若金汤,秦老将军的五十万大军已将周遭封锁得水泄不通。”
庆帝闻言,语气平淡:“知晓了。务必让影子更深邃,莫惊扰了猎物。”
车队再度前行。距帝王马车约四百米外,范建骑于马上,目睹这一切,神色凝重。身后跟随的范思辙不解其意,询问道:“父亲,何故忧虑?”
范建答道:“无妨,此次大东山之行,你须时刻陪伴母亲左右。”
“父亲,我明白了。哥哥呢?他为何不在?”
“你兄长偶感风寒,病情沉重。我已向陛下说明,他未能同行。”
“哦,病情不严重吧,父亲?”
“无大碍。”
此时此刻,陈萍萍轻轻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沉静地投向范建,二人之间无需言语,仅凭眼神交流便已心意相通。
随后,陈萍萍悄然放下车帘,重新隐入车厢深处。
沿途,大东山周边的村民与各地官员蜂拥而出,夹道欢迎。
皇帝驾临,万民俯首,每个人都渴望一睹圣颜。
然而,庆帝自始至终未让马车稍作停留,径直朝大东山疾驰而去。他独自一人在车厢内,手捧书卷,斜倚于床榻,神情淡然。
庆帝极少离开京都,实则内心存有诸多顾虑。尽管他武功高强,却仍对几项潜在威胁保持着高度警惕。
首先,叶轻眉曾持有的神秘狙击枪令他困惑不已,那未知的力量让他心存忌惮;
其次,庆帝始终担忧五竹某日会寻上门来,心中有鬼,难免惶惶不可终日;
再者,东夷城四顾剑的霸道剑法,不顾一切的拼死打法,也让庆帝颇为忌讳,唯恐遭遇不测。
然而,这次大东山之行或许能成为转机,四顾剑极有可能成为庆帝的盟友。
为此,庆帝承诺扩大东夷城规模,且提供万名奴隶供四顾剑使用。
加之燕小乙麾下五万精锐骑兵,个个骁勇善战,环绕大东山部署;秦家统领的五十万大军,更是将大东山外围封锁得滴水不漏。
庆帝此番行动,旨在一网打尽所有潜在威胁。他将自己置于险境,吸引敌人上钩。
一旦登顶大东山,他将开放山门,任由百姓自由出入,此举正是为了诱敌深入。
待敌人齐聚大东山,便如同困兽犹斗,届时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彻底消除心头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