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如律令!”
卢琛放下手中毛笔,看向身旁刘备,笑问:“如何?小弟文章可还能入师兄法眼?”
“子铭就别打趣愚兄了。”刘备连忙摆手,“你可是老师亲手教导出来的,愚兄当年在缑氏山压根就没认真读书,如今想来甚是后悔。”
刘备可不是什么“三好学生”,当初拜在卢植名下,卢植正在南方打仗,刘备便如同脱缰野马似的,每日飙车斗狗,荒废功课。
说是卢植门下,其实也是混毕业证的选手。
卢琛再度提笔,在正文后方写下密诏由来。
言称乃天子秘密授予卢植,卢植身死后托付卢琛,然后秘密携带出京。
相当于以卢植的名誉,为这道圣旨的真实性做担保。
并且在卢植过世的情况下,这份诏书的真伪也死无对证。
何况天下各地诸侯,眼下都缺少一个起兵的名义与由头,谁也不会闲着来找茬,探寻诏书究竟是真是假。
“这封诏书一经发出,大哥必定名满天下啊。”关羽抚须开口,脸上充满笑意,由衷为刘备高兴。
诏书上除了卢琛的名字外,特意加上刘备的名字,就是为了给刘备造势。
历史上,刘备去参加诸侯会盟,完全就是个小卡拉米。
但这次必然不同,作为首倡义兵者,刘备必然声名鹊起,被天下人所熟知。
届时单凭此声望,刘备必然是座上宾,能够列席一路诸侯。
“这都多亏了师弟出谋划策啊。”刘备感慨道:“不然就凭咱们几个老大粗,哪里能想出此等妙计?”
“没错。”张飞咧着大嘴道:“子铭不仅聪明,而且还胆大,矫诏这事儿也就他敢想。”
“那可不是,骗人的把戏也是一等一。”张辽揶揄道:“当日本是奉命追杀,稀里糊涂就成了护卫,找谁说理去?”
“哈哈哈~”众人闻言顿时大笑。
张辽跟关羽见面后,私下闲聊时,立马发现当日卢琛就是在胡诌,此前与关羽压根没见过。
二人刨根问底,想探寻卢琛如何得知这些信息,奈何全都被卢琛敷衍搪塞过去,最终也不了了之,毕竟结果总归是好的。
“有件事还需麻烦师兄。”
“子铭尽管吩咐。”刘备不假思索。
时下刘备对于这位师弟,可谓是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