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我今天来确实是有事相商。”叶逸霄开门见山,不再绕弯子。
徐达闻言,也正襟危坐,神情严肃起来。
在国事面前,辈分礼仪暂时搁置一旁,身为国公与勋贵,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整个府邸乃至国家的命运。
“我就猜到你上门必有要事。”徐达笑着调侃,眼神中却透着期待,准备聆听叶逸霄的请求。
“我需要一些优质铁料。”叶逸霄坦诚直言,随即详细解释了他在工部大营的项目——蒸汽机的研发。
“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一旦成功,不仅农耕效率将大大提升,就连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也将飞跃。”
他强调,这项技术对铁质材料的需求极大,且必须是精良的钢材。
徐达听得认真,意识到叶逸霄的要求并非寻常。
作为全国兵马大元帅,兼管兵部,他深知铁料对于大明王朝的重要性,这关乎国计民生与国防安全。
“你说的蒸汽机能有多大的威力?”他追问,语气中既有好奇也有谨慎。
叶逸霄描绘的未来图景,让徐达心中激荡,十倍、百倍的效率提升,这是何等震撼的数字!
“确实能有如此效果。”叶逸霄点头确认,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若我们有足够的铁,甚至可以制造出行驶千里的火车。”
这番话语,让徐达陷入了沉思。
尽管他出身农家,但在军事指挥上天赋异禀,无出其右。
然而,谈及科技与工业,他则显得有些茫然。“真的能达到你说的效果?”他难以置信地问。
“绝对可以!”叶逸霄斩钉截铁,“只需一个月,国公爷就能看到蒸汽机的雏形。”
徐达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支持叶逸霄。“好吧,我答应你。”
他爽快地拍板定案,深知若蒸汽机真如叶逸霄所述,那么即便付出百万斤铁也值得。
身为军事领袖,他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
“国公爷真是深谋远虑!”
叶逸霄喜上眉梢,立即告辞,急切地想要返回工部大营,将好消息告知匠人们。
催促他们加快实验进度,尽快完成蒸汽缸的制作。“你这家伙。”徐达看着叶逸霄离去的背影,不禁摇头微笑。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叶逸霄将自己沉浸在工部大营的日日夜夜中,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蒸汽机的研发工作中。
朝堂上的喧嚣似乎已随风而去,一切归于平静。然而,在这表面的宁静之下,皇帝朱元璋的心中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日,朱元璋在例行杖毙了一个贪官之后,心情却久久难以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