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功绩,虽不及盘古开天,但再造华夏,功不可没!”
朱元璋霸气宣示,“新时代,何不新规矩?记住了,朕的话就是规矩!”
一时,朝堂上议论声渐弱,只剩几顽固分子反对,试图维持清高形象。
“陛下,臣誓死谏言!”
“
哪有新朝建立,两年内就改国策的!”
“百姓刚历战乱,正需休养生息,旧策无误,怎可大改!”
“天下太平,贸然变法,不利社稷!”
砰!
朱元璋怒拍案桌,“住口!不利社稷在哪?我看不利的是你这类奸贼!来人,死谏的朕准了,拖出去砍了!”
马皇后和燕王劝解下,朱元璋收敛不少,但这仅限对叶逸霄。
无形中,叶逸霄让同僚陷入困境。
叶逸霄不怕死,不贪色,不热衷官场交际,对皇权无畏。
他同事或许能做一点,唯独他全占。
朱元璋眼中,叶逸霄特立独行,他人则显得平庸、小家子气。解决反对官员后,朝堂终归平静。
散朝后,百官知悉叶逸霄是始作俑者。
“又是叶府那给事中!”
“商税改,国税卫立,我们生意怎么办!恐惹大麻烦!”
以国公李善长为首的文官聚议,痛斥叶逸霄。
李善长疑惑,为何皇帝力挺变法。变法非小事,满朝反对,天下官吏也不会同意。
天下初定,他们还没享福。为何变法?
蒸汽机未量产,其意义未显。就算李善长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未知的跨时代发明,竟成朱元璋底气。
权力欲遮蔽李善长双眼,他不再是昔日的他。刘伯温隐退后,文官系统成了他一言堂。
叶逸霄挑战了他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