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一听,深吸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咂舌:“咱们在那堡垒里转悠,不知不觉走了这么远!那堡垒得有多大啊!”
舒星一边卷着绳子,一边望了望即将西下的夕阳,说:“恐怕这整座山头都被小鬼子掏空建成了堡垒。光走路就走了八里,而且还分了三层呢。”
在出口做了个标记后,舒星他们四个按老胡指的路前进,等到了营地,天已经全黑了。
回到营地,把路上顺手猎的野味烤了,英子写了三封信,塞进三条大狗脖子上的小皮囊里,让它们送信。
这些大狗,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做标记,走上千里路,它们都能认得千里之外的路,多远都能找回家。
在这种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又特别偏远的地方,狗是最可靠的信差了。
当然,有时候也会迷路或绕远,所以英子写了三封信,让三条大狗一块儿回去,老支书他们肯定能最早收到消息。
到了晚上,舒星他们三个大男人轮班守夜,以防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
第二天,舒星和老胡琢磨了一阵,决定换个地儿搭帐篷。两人先去探探路,瞧见山谷边有块大石头,真是搭帐篷的宝地,村里人一进野人沟就能瞅见他们!
于是乎,舒星和老胡回去扛上行李,挪到了大石头后面避风的地儿。
接着,舒星动手搭帐篷,英子去近处摘了些野菜,老胡拾了几块石头,在帐篷门前码了个简单的炉灶,锅一放上去,胖子立马掏出带的面粉,包起了肉馅饺子。
空闲时,舒星悄悄用那系统“追剧”,看看野外生存的节目,多学点荒野求生的门道。
天知道多少宝贝古迹都躲在人少的荒山野岭,以后这样的日子长着呢,多懂些总没错。
这么一来,几天过去了,老支书带着人马终于现身!
一共三十多人,赶了五六辆马车,还有七八辆毛驴车。
村里年轻力壮的男人都被考古队招走了,老支书带来的全是娘子军、大姑娘,还有些半大小子,热闹非凡,一个个兴奋极了。
老胡定了规矩,让大家能搬多少东西就搬多少,但枪啊弹药一类碰都不能碰,还得守口如瓶,不然就得上缴。
有了之前的教训,大伙儿都机灵许多,个个拍胸脯保证半点风声不露。
舒星、胖子和英子则负责指挥大伙,有条不紊地搬东西。
搬了一整日,那么大的物资仓库,只搬走了一小角。
这可把乡亲们乐坏了,这些玩意儿都挺值钱,自己用不上,拿去卖都能发家致富。
如此这般,转眼十天过去。
系统的声音又在舒星脑中响起来:“叮!恭喜主人完成支线任务:带领乡亲奔小康,奖品是鬼洞文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