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百姓苦不堪言。乐清和临海两地,正遭受着倭寇的疯狂围攻,形势危急。
在这危难时刻,青年才俊林清宇挺身而出,他决心协助名将戚继光,共同抗击倭寇。
“既然兄长委任咱这个贤弟为指挥佥事,那咱自然是要辅佐兄长与倭寇决一死战,报答兄长的知遇之恩。”
听到林青宇拍着胸脯给自己打包票,刚刚给林青宇封官进爵的戚继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贤弟这话言重,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官职乃身外之物,无非是个称呼罢了,将来等贤弟在战场之上得了战功,咱定然是要再行加官进爵。”
要知道,刚刚戚继光许给林青宇的这个指挥佥事的官职是个正四品的品级,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可也不容小觑。
毕竟林青宇原本只是一介布衣,戚继光这个兄长能给他封个四品官职,已经算是破格提拔录用的恩典。
戚继光怕林青宇嫌这正四品官职卑微,急忙又安抚道:
贤弟放心,只要这次攻打瑞安贤弟身先士卒得了战功,咱一战之后定然要给贤弟加官进爵,贤弟勿急。
瑞安距离金华仅有半天路程,地理位置恰好位于乐青和临海中间,可以说是一处军事要地。
林青宇和戚继光要去攻打这处要地,目的无外乎是要直捣黄龙,让倭寇军疲于防守,放松对乐清和临海的攻击。
二人经过一番筹谋,详细制定了攻打瑞安的作战计划,准备实施林青宇提出的围魏救赵之计。
瑞安乃是倭寇大本营所在,可以说是倭寇布防的一处重要据点,可谓是防守严密。
但林清宇和戚继光的脸上却毫无惧色,他们率领着英勇的将士,趁着夜色,悄然向瑞安进发。
“兄长的大名,贤弟早有耳闻,不曾想今日竟能结拜为兄弟一同沙场作战,实乃幸也!”
见林青宇出言恭维,那戚继光的脸上微微一笑,随即又谦虚的开口说道:
“江湖上浪得虚名,贤弟不足挂齿!”
就这样林青宇和戚继光并肩而行,不多久的光景,便率领军队抵达瑞安城外不远处的荒野里。
“兄长且看,那就是瑞安!”
顺着林青宇手指的方向,不远之外一座城墙高耸的城郭便赫然出现在视野之中。
那城郭不大却风韵古朴,虽然算不得坚不可摧,可也似若挺拔,想要轻而易举夺之也并不现实。
若是贸然采取强攻,恐怕戚家军中很多将士的性命将要葬送在这城墙之下。
“贤弟可有妙计智取?”
听到戚继光开口问自己可有妙计,林青宇的脸上微微一笑道:
“妙计倒是没有,强取之策倒有一例!”
“何为强取?还请贤弟说来听之。”
看到戚继光脸上十分好奇的神情,林青宇便也不再和他卖关子,而是将自己早已胸疼有成竹的韬略全盘托出。
“瑞安城防易守难攻,如若贸然令将士用命攻之,虽然豪迈,然则必然死伤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