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答道:“色谱法,作为一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它在法医学、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刘法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这位年轻的见习警察会有如此深厚的专业知识。
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目前正在分析的这起案件,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质极为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奏效。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祁同伟沉吟片刻,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他缓缓开口:“我建议我们可以尝试普鲁士蓝反应,这种反应对于检测某些特定的金属离子非常敏感,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线索。另外,格氏反应也可以考虑,它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刘法医闻言,眼前一亮,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这些方法虽好,但如何确保高效且准确地分离出目标物质呢?”
祁同伟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我们可以使用5号(25μ)滤纸进行高效定性分析。这种滤纸孔径适中,既能有效拦截大分子杂质,又能让目标物质顺利通过,从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随着祁同伟的讲述,实验室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而热烈。
法医助理小李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提出如此专业且切实可行的方案。
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嫉妒与不甘,但更多的是对祁同伟才华的敬佩。
刘法医则是彻底被祁同伟的见识所折服,他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赞许道:“祁同伟,你的见解让我刮目相看。这次案件,就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力量揭开真相的面纱吧!”
在场所有人都投来了敬佩的目光,祁同伟的脸上却波澜不惊。
随着祁同伟的加入,案件的调查工作迅速取得了新的进展。
法医刘敏正专心致志地对一本看似普通的账本进行有毒物质检测。
账本封面泛黄,边缘磨损,仿佛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刘敏的手法娴熟而精确,每一次滴加试剂,每一次轻轻摇晃试管,都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试图捕获那些隐藏于暗处的真相。
“你确定这账本上有毒?”刘敏的声音清冷而专业,抬头望向一旁的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祁同伟点了点头,神色坚定:“是的,刘法医。根据我对赵恒行为习惯的了解,他行事谨慎,若真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定会留下后手。这账本,就是他的保险锁。”
祁同伟,一个拥有着入门级观察力和专精级记忆力的年轻人,虽然缺乏足够的办案经验,但他那敏锐的直觉和对细节的极致捕捉能力,让他在众多见习警察中脱颖而出。
这次案件的不同寻常,不仅仅关乎一起简单的经济犯罪,更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
随着检测的进行,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化学气味,那是试剂与未知物质反应后的独特气息。
祁同伟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突然,试管中的液体开始泛起细微的泡沫,随后颜色逐渐变得深邃,如同夜色中的一抹幽光,预示着危险的临近。
“果然有毒!”刘敏低呼一声,迅速记录下实验结果。
她转头看向祁同伟,眼中既有赞赏也有疑惑:“你是怎么发现的?仅凭对赵恒的了解?”
祁同伟微微一笑,解释道:“赵恒此人,行事滴水不漏,但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将重要的东西藏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而账本作为他的犯罪证据,自然不可能随意丢弃。我注意到,他每次翻阅账本时,都会不自觉地戴上手套,且翻阅后总是立刻洗手,这种过度的清洁习惯,在我看来,是心虚的表现。”
刘法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你的观察力确实惊人。不过,仅凭这些就断定账本有毒,也太过冒险了。”
祁同伟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冒险?或许吧。但在我看来,作为警察,我们的职责就是揭露真相,无论它隐藏在多么阴暗的角落。而且,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随着对话的深入,办公室内的气氛也愈发凝重。
就在这时,刘法医突然话锋一转,问起了祁同伟的家庭背景:“你如此聪明,又有着如此敏锐的直觉,你的家庭一定很特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