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成华,你手艺行不行啊?”赵主任一脸好奇地盯着许成华。
许成华心知肚明赵主任的小算盘,嘿嘿一笑,大方回应:“凑合着呢,哪天我做一桌子好菜,请您大驾光临!”
这赵主任也是郁闷,论职位,他是何雨柱的顶头上司,可一到后厨,就被那家伙的厨艺弄得五迷三道,愣是没法把人调走。
“成!”赵主任点头应允。
许成华又转向王主任,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
“王主任,我刚谈了对象,想请个假,提前一小时下班。”
他忙不迭地保证,“工作我肯定提前搞定!”
“行!”王主任挥挥手,一副开明的样子,“我们支持你,早点成家立业!”
午休过后,许成华就开始忙活,想早点儿完成任务,好请假去买自行车。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他来到了百货大楼前,对着玻璃窗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发型,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同志,您想买点什么?”销售员热情地招呼。
“自行车!”许成华直接了当地回答,随即掏出了自行车票。
销售员一看,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要知道,能搞到自行车票的可不是领导就是关系户。
许成华最终选择了凤凰牌二八大型自行车,价格一百六。
在当时,自行车虽然是基础工业产品,制作简单,但价格并不便宜。
“领导,我们这里有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您要哪一种?”
销售员小心翼翼地问。
“我就要二八大型杠的,就来辆凤凰牌的吧!”许成华说道,“多少钱啊?”
“价格都一样,都是一百六,您跟我来看看!”销售员连忙引导。
其实,自行车这东西,作为基础工业产品,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在当时,这玩意儿可是相当值钱的。
一百六一辆,稀缺货色,有钱也难买-
一方面,龙国工业基础薄弱,产能受限,另一方面,橡胶短缺,这可是个大问题。
没错,龙国不产橡胶,全靠进口,但外汇短缺,外部封锁,橡胶比金子还难求。
这才是产能受限的根本原因。
许成华挑了辆凤凰牌自行车,办了证件,对这工具的价值,他看得很远。
“哈哈,以后每年还得交两三块钱的税呢,跟后世的汽车似的,规范化管理!”
许成华拿到自行车,脸上不见一般人的惊喜。
毕竟,对他来说,这不仅是装逼的工具,更是实打实的代步工具。
“方便多了,总比每天挤11路公交车强!”
“妹子,我这里刚好还有张手表票,给我来一块手表!)”
销售员都听愣了。
这家伙,买自行车也就算了,还要手表,难道今天就要集齐那富贵人家标志的“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可是六七十年代的富贵人家标志,就算到了后世八十年代,依旧是很多农村彩礼的标准。
“领导,这边请!”销售员带着许成华来到柜台。
“现在买手表选择不多,质量最好的,最受百姓认可的,就是上海牌手表了。”
在所有钟表里,上海牌走时算是最准的,一天误差不超过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