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将会在10秒后结束。”议长说着,“但因为流程的关系,我不得不宣布一件各位已经知道的事情。”
“什么事情?”留着络腮胡的邹通一脸不解。
“已有一名介入者介入游戏,请特工和卧底小心留意。”
“哎,这事儿啊,那还真没什么好怕的。但凡聪明点的介入者都会加入特工阵营吧?”邹通歪着头,看上去饶有道理的说着,“就算他加入卧底阵营,咱们特工相互合作的话,12块碎片也很快就找齐了。”
“你说的倒简单,”许奈摊了摊手,“四个卧底对于我们来说还真挺麻烦的。”
叶怜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分析着。
邹通和许奈都很聪明,不管他们是不是特工,在发言的过程中都以“咱们”“我们”等词汇来称呼自己。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听者对于发言人的亲切感,是一种很基础的语言话术。
但叶怜不会被轻易的带入他们的语言逻辑,毕竟在面对一个陌生的人时,光从语言是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的。
但叶怜因此知道了一条隐藏规则,是一般新人不会知道的——那就是介入者可以选择加入其他阵营,这样一来,介入者似乎有了更多的获胜选择。
叶怜转而分析起织筱收到的那3票来源。
按照织筱的发言,她有极大的概率给自己上了一票,不管能否票出,将票投向自己也很符合她那消极的态度。
那么就只剩下两票了,自然也排除了卧底给她投票的可能。
毕竟如果她真的是特工,那卧底就不可能以极少的人数占比票给一个明牌好人,那样不仅达不到放逐的目的,还间接坐实了她的特工身份。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卧底没有这么愚蠢。
而如果她是卧底,虽然卧底间互不相知,但面对这种可能是队友“狼披羊皮”的行为,卧底不会急于投票,而是等会议结束后去确认身份。
所以这两票,只有可能是特工与介入者所为。
这种时候就是考验微表情的时候,场上只要有人表露出一丝懊悔,那卧底就有可能暴露。
毕竟“微表情”中透露出“悔”,那也就说明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而既然不满意,就表明他既没投票,又想让织筱被放逐。
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归根究底便是织筱那再来2票就被淘汰的投票数据。
试想下,一个卧底在看见织筱被投3票后,是否会瞬间排除“织筱为自己卧底队友”的这一情况,并后悔自己和其他队友没有利用这次机会淘汰掉她呢?
叶怜的目光如同一道冷冽的寒风,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虽然众人神色各异,但几乎所有人的表情都还算自然。
而离他最近的卫佳国脸上,却在听见结果后闪过一丝异样,刚好被叶怜所瞄见。
那是一种难藏于表面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