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商场,江北眼眸骤然亮起。
前世兴隆在岭东开了家商场,从开业到闭店,生意一直很好。
可能有人要问了,生意好为什么要闭店?
只能说战略投资失败,影响到了岭东的商场。
不光影响了岭东商场,甚至连沈城最为赚钱的兴隆也没能幸免。
当时很多人听到兴隆不行了都以为开玩笑。
怎么可能。
各地生意都很不错,怎么可能说不行就不行了?
可事实就是如此。
纠结原因以下几点。
资金链断裂。
钱不知道哪去了,拖欠供应商货款,储值卡半年甚至八个月不能使用,不是资金链断裂,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至于钱哪去了,天知道。
有人说被老板拿去投资失败。
除了资金链断裂,还有经营管理模式出了问题。
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凝聚力,但也存在任人唯亲、扰乱经营秩序等腐败行为,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经营决策失误。
很显然,兴隆就属于家族企业。
任人唯亲不可避免。
人才的流失最为致命。
商场如战场。
神州是有那么一句口号,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前提是你父子有那个能力才行。
还有就是市场竞争问题。
在滨城的兴隆投资过大造成体量太大,难以满租,致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选址存在偏差,后期附近建起千达广场,两者直线距离仅一千多米,竞争激烈。
当时的千达如日中天,兴隆怎么可能是对手?
一个全国,一个本省。
结局可想而知。
兴隆也只能在本省算是一号人物,始终没有走出去就是硬伤,更加不是千达对手。
双方没有可比性。
总之,兴隆的没落成为必然。
可哪怕如此,岭东这家商场依然火爆。
只能说,位置太好了。
市中心不说,紧挨着火车站,客流量可能不多吗?
还有两年,兴隆会在岭东开店。
江北要做的就是截胡。
没错,提前截胡那处位置。
可资金去哪里弄?
江北再次犯愁了。
开商场可不比开大卖场,商场的投入是大卖场十倍不止!
最起码要7000到8000万左右,也许更多。
他现在手里倒是有钱,一个亿,但不能动。
这一个亿是他进入互联网的资本。
有了这些钱,安全卫士短时间内不会缺乏资金,更加不用接受融资。
不过做互联网行业,只要是想上市,接受融资是必然,这算是规则的一种吧。
安全卫士要上市吗?
要。
别看一个亿不少,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真不算多。
江北这一个亿能维持一年不错了。
等钱烧完了,他会接受融资。
互联网企业,大多数要上市。
大卖场或者是科技企业,比如研发芯片和光刻机产业,这些他不打算上市。
高科技行业一旦上市,他怕被饿狼给惦记上。
至于谁是饿狼,不言而喻。
鹰酱。
对于互联网企业,江北不担心。
鹰酱不会抢夺个互联网企业败坏自己的名声。
互联网只是的概念,没啥技术含量,就算被夺去了又能怎样?
比如阿狸。
就算你夺去了阿狸,神州人可能还在平台上购买商品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说,只要不是技术行业,鹰酱不会败坏名声,没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