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气氛颇为安静,只有两人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杨玉环,那眸子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轻咬着红唇,终于鼓起勇气发问:“主人,这首诗真是你为我创作的吗?”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几分忐忑。
她,饱读诗书,对唐风宋韵情有独钟,却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见过杨风吟咏的这首。
自然而然地,她认为这是杨风为她量身定做的。
杨风呢,心里其实有点打鼓。
他刚才随口吟诗,只为装个文艺范儿,却忘了考虑这首诗是否在这个世界出现过。
万一真是李白之作,那可就尴尬了。
但瞧着杨玉环那期盼的眼神,他硬着头皮也要把这戏演下去。
清了清嗓子,他故作淡然:“除了你,玉环,还有谁能配得上这样的赞美?”
听到这话,杨玉环的心里像是被灌了蜜,甜滋滋的。
她低声回应:“主人,我何德何能……”她的眼波流转,满是对杨风的敬慕与欢喜。
从官家小姐到如今身份的转变,杨玉环心中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然而,既然已成定局,她也只能尽快适应。
对杨风,她的感情复杂,既敬畏又崇拜,还有一丝少女对强者的仰慕。
杨风的这句赞美,让她心中的欢喜如同小鹿乱撞。
她的娇颜愈发艳丽,而杨风则嘴角含笑,手不自觉地搭上了她的腰肢。
杨玉环一愣,白皙的俏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主人,汤要凉了……”她轻声提醒。
杨风嘴角抽了抽,心里暗自吐槽:这时候还管什么汤啊。
他一个拦腰,将杨玉环抱起。
“呀——”杨玉环轻呼,而这小小的惊呼声,却如同一首未完的诗,悬在了暧昧的空气里。
在宋国的汴京皇宫内,赵佶得知败给周国的消息,震怒之下,猛地一拍桌子,“嘭!”一声巨响,震得大殿内群臣胆战心惊,无人敢言。
这时,高俅挺身而出,提议继续派兵支援童贯,立刻获得了众人的赞同。
赵佶转向一直沉默的蔡京,询问他的意见,只见蔡京微微一笑,表示并无异议。
赵佶瞪大眼睛,怒道:“怎么回事?童贯在搞什么鬼?”
语气中满是不满与愤怒。
他紧锁眉头,眼中闪烁着怒火,那有些苍白的脸上,此刻显得尤为冷峻。
尽管他对政务不感兴趣,但作为大宋国君,派出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出征,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他颜面尽失,胸闷气短。
群臣不敢吱声,任由皇帝陛下大发雷霆。
片刻后,赵佶渐渐冷静下来,沉声问道:“众卿家,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想成为出头鸟。
这时,高俅沉声道:“陛下,我军虽然首战失利,但童元帅手中尚有可战之兵。他大周就算赢了这一次,又能如何?”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不少人纷纷赞同。
面临辽、金两国及蒙古帝国的威胁,赵佶在朝堂上面对一片争论。
蔡京挥挥手,豪气干云:“派兵十万,定能取胜,不必再增!”
众人担忧,怕异族乘虚而入,一片谨慎。
赵佶沉思片刻,最终决定采纳蔡京之言。
另一边,高俅因儿子被困周国,心情沉重如铅,却无法改变朝堂的决策。
故事转向杨府,金黄阳光洒落室内,静谧中透出一股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