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导致家道中落的罪魁祸首,正是她日日侍奉之人。
与杨风相处的日子久了,他那神秘莫测的气质,犹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她。
他那果敢坚毅、深思熟虑的魅力,让她心生依恋,对杨风的感情,早已复杂得难以言表。
一日,杨玉环偷看杨风时,不料被他抓了个正着,尴尬之余,却意外引发了一段亲昵的互动。
她羞红着脸,埋首于杨风胸膛,嗔怪道:“主人,你欺负我。”
杨风忍俊不禁,嘴角微微一翘,随手拉起被子,将两人包裹其中,杨玉环惊呼一声,心跳加速。
而在洛阳街头,征兵告示一贴出,立刻引发民众热议。
面对国家危机,一群热血青年准备投身其中,展现大周男儿的铁骨铮铮。
他们议论纷纷,神情激昂,为国家命运而奋发。
张泰尚书匆匆走进宫殿,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陛下,您瞧,洛阳参军的人数,半日之内已激增三千,这势头还在涨呢!”
武曌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其他地方的报告还没来,不过想必也差不了多少。”
张泰补充道。
武曌轻轻点头,心中盘算:这样的速度,征兵十万也不在话下吧?
“知道了,你退下吧。”
她淡淡地说。
张泰刚一离开,荀彧便迈步进来,恭敬行礼:“臣荀彧参见陛下。”
武曌目光复杂地打量着这位杨风推荐的户部尚书,短短半个月,户部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与前任尚书杨玄琰相比,荀彧的能力可见一斑。
“荀卿有何事?”
武曌问道。
荀彧微笑着回答:“臣已与户部同僚制定了最新的国债方案,请陛下过目,若无问题,便可发行国债了。”
武曌挑了挑眉,接过荀彧递来的一沓厚厚的纸张,仔细查看。
片刻后,她放下手中的纸,沉思道:“一年四分利,三年六分利,是否太高了?”
荀彧却淡然一笑:“陛下,一年四分利确实不低,但三年六分利在市场上只是寻常。大部分百姓见到六分利,定会抢购三年国债。”
荀彧信心满满地向武曌阐述,借来的钱可通过投资获得大利。
武曌本被杨风的笑脸扰得心烦,却被荀彧的“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所触动,决定发行国债。
国债的发行在洛阳引起轰动,民间对此热议不已。
武曌陷入沉思。
片刻后,她缓缓道:“就这么办吧。”
荀彧淡淡一笑,应道:“是,陛下。”
一日后,国债迅速发行,轰动洛阳。
“卧槽,你们听说了吗?朝廷发行国债了!”
“国债是什么?”
“害,你连国债都不知道?”
“还请兄台细细为我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