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连连,新兵征集已完成,他提议将这批新兵送往荥阳,为战事注入新鲜血液。
见武曌心情大好,杨风趁机提出国债之事,嘴角挂着神秘的笑,似乎胸有成竹。
“你看什么?”
杨风心中一紧,面上却波澜不惊,“陛下,奏章上说什么了?”
“又是胜仗?”
他的话果然让武曌的目光转向那份奏章。
武曌喜形于色,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密折,扔给杨风。“不错!还是大胜!”
杨风接过,匆匆一瞥,微微点头。
以少胜多,实属不易,何况还俘获了大量敌军士兵和物资,难怪女帝如此高兴。
他摸摸下巴,接着汇报:“陛下,兵部刚完成五万新兵的征集。”
“是该让他们尽快开赴荥阳了。”
“有这股生力军加入,子龙的压力会减轻不少。”
武曌点头赞同。
杨风笑得更欢:“臣至今似乎还没错过。”
武曌轻哼一声,下旨让新兵尽快出发。
“对了,陛下,还有一事商量。”
杨风神秘兮兮地笑着。
武曌好奇挑眉:“哦?什么事?”
杨风的笑容越发灿烂:“陛下不是发行国债借了笔大钱吗?”
武曌点点头:“是啊。”
杨风笑眯眯地问:“陛下想好怎么还这笔钱了么?”
武曌瞪他一眼,那不是你说的有办法解决吗?
“想到了!”
杨风笑呵呵地说:“这笔钱大部分用作军费,剩下的,臣有个主意,或许能运作得更好,赚更多的钱!”
武曌眼睛一亮:“说说看。”
杨风信心满满:“臣有个生意,只要投入一些钱,或许就能获得丰厚利润。”
杨风挥洒自如地提出拆除坊市间隔,效仿宋国商业繁荣以充实国库。
面对武曌对商人狡猾的疑虑,他胸有成竹,以国家利益为盾,自信能巧妙把控。
武曌被激得默许了这个提议,杨风趁机提出甘蔗制糖的生意,激起武曌好奇心,他嘴角一勾,自信满满地说,计划中的红糖与市场上的石蜜大不相同。
“不过在此之前,有个提议,希望陛下能下旨,将坊市之间的间隔拆除,彻底开放商市!”
武曌一愣,凤眸中闪过一丝迷茫。
“这不就是学宋国么?”
杨风点头,笑意盈盈,“不错,正是学宋国兴商!”
“宋国的商业极为繁荣,所以诸国之中,宋国最富!我大周贫困潦倒了多年,想要快速崛起,就得大兴商业!”
武曌沉吟,面露疑虑,“可是商人狡猾,与国不利。”
杨风脸上自信光芒四射,“只要把控得当,对大周有益无害。”
他挑衅地一笑,“陛下有气魄御一国,难道还怕一群商人?”
“当然不怕!”
武曌被他一激,冷哼一声,情绪值猛增200。
杨风嘴角勾起得意的弧度,只有大兴商业,才能短期内充实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