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
钟元仔细盯着眼前彩雀的双眼,这鸟儿眼中的火光这一刻仿佛无限放大起来,钟元眼睛眨了眨,发现眼前出现了另外一副画面。
这是一段和黑熊精有关的故事。
在画面之中,最先出现了一个小和尚,他在无人的荒野游走,慌乱中却遇到了一只巨大的黑熊。
在小和尚害怕中,黑熊却叼着一袋财宝,放到了小和尚面前。
小和尚抬头,一下似乎不再害怕了。
他们后来成为了朋友。
黑熊问小和尚,听说佛祖普渡众生,众生平等是不是真的。
小和尚肯定说,当然是真的,他听师父也就是这么教他的。
黑熊又问,那他能不能学佛法,有没有机会成佛。
于是小和尚开始教黑熊佛法,时光冉冉,小和尚很快长大,有已经成功普渡过黑熊的经历,再加上还有黑熊送给他的财宝,小和尚长大后在众僧众中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一位得道高僧,佛法精深。
他对自身的佛法也不怀疑。
黑熊也同样如此。
所有人都觉得如此。
被和尚普渡的黑熊,虽然依然住在山上,但很多人都曾经见过,得到过他的帮助,知道这都是和尚的功劳。
后来和尚成为了观音禅院的主持。
再后来,和尚见到了路过和尚的一件袈裟,一切都变了……
火海吞噬了一切。
一心向善,诚心求佛的黑熊被观音菩萨收于座下,带到了南海。
南海竹林之中,黑熊拜倒问观音:“师父,徒儿还是想不明白,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尽干,长老他为何偏偏放不下一件衣裳?”
观音道:“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哈哈哈。”眼前画面随着观音这最后一句话,砰然破碎。钟元不由大笑出声。
“好好好!”
好一个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意思是只要你披上了,不管你又是怎么做的,却都是尘缘已断,金海尽干,都完全无所谓不需要在意是吧?
虽然金池得道,确实从一开始只是“披上”了黑熊这件袈裟,所以普渡黑熊,教他佛法的金池,就成了人人口中的得道高僧。
就连披上了这件袈裟的金池自己也这么觉得。
金池后来也会继续教导广智广谋这样的妖怪,也能跟黑熊说,入一切相,破一切相,方得自在。
黑熊也觉得自己果然认识了一个得道高僧。
但却没有人想过,这只是黑熊自己想学。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哪怕这个出家人,只是要给小和尚也一样。
这就是佛法?
这就是现在的观音?
只要你戴上了金箍,不管你到底怎么想,你就是我佛教弟子,就是已经放下七情六欲,归于佛门?
这这大圣六根眼见喜,也是不需要管我怎么想,只要我拿上了,带上了就是行吗?
真是可叹,当年好好一只熊,最后去学了这些。
孙悟空当年看来却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现在却换他来选择了。
这袈裟,穿还是不穿。
这金箍,戴还是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