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和贾张氏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虽然只从易中海这里借到了一百块,但后面他能号召捐款,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好吧,真是谢谢您了,一大爷。
我和东旭,以后一定会照顾您的。”
秦淮茹感激地说道,顺带给易中海画了个大饼。
随后,两人离开了病房。
“怎么办,还差四十多块。”
贾张氏皱着眉头说道。
“这样,我去找傻柱问问。”
秦淮茹眼中闪烁着精光。
贾张氏一听本来想阻止,但想到自己的儿子,硬生生忍住了。
红星轧钢厂,副厂长办公室。
杨帆正坐在副厂长李副厂长的对面。
“怎么样,杨帆同志,对我们轧钢厂的认识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李副厂长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地问杨帆。
早上,李副厂长介绍完杨帆之后。
就让技术科的一位同事,带着杨帆参观了厂里现在的工作情况。
参观得差不多了,正好找他来聊聊。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问这些问题。
毕竟他是管后勤人事的,技术上的问题,他其实一窍不通。
之所以叫杨帆过来,是想加深一下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
同时了解一下杨帆的喜好,方便自己以后能够有的放矢。
没想到杨帆接下来的三句话,竟然让李副厂长为了他花掉了十斤肉票。
“首先,我们现在的轧钢设备太旧了,技术也非常落后。
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老大哥提供的图纸来生产,缺少自主研发的部分。”
听了这话,李副厂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轧钢厂情况,确实和杨帆说的一样。
虽然他是搞行政的,但这些基本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
“其次,因为老大哥撤走了专家,我们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加上过去三年的饥荒,钢铁产量大幅下降。
国内的钢铁行业也严重滞后,各行各业也因此受到了拖累,发展缓慢。
现在,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自主研发技术和设备。”
这些话,让李副厂长对杨帆另眼相看。
这些观点,他的岳父曾经提过。
没想到,今天竟然从杨帆嘴里听到了。
虽然这些东西不算什么大秘密,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推理出来的。
真是不简单啊,这个大学生,居然能看出来这些问题。
真正让李副厂长坐不住的,是第三句话。
“第三,我在学习期间,掌握了好多先进的技术。
只要李厂长给我机会,我有信心改造我们的设备。
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五成到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