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更知道,当经典电子计算机已经能够快速计算出梅森素数,就意味着实现利用经典电子计算机,快速完成因式分解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而且实现的方法还是如此诡异。
谷歌还在拼命研发新一代的量子硬件计算机,想要在这一领域领先全球的时候,华夏竟然用一种没人想象的到的方式提前完成了布局。
在此之前,并不是没人想到这一点。
比如尼尔森跟他的团队。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他还跟乔喻见过一面。当时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跟乔喻大谈特谈利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融入到量子计算的理论模型之中。
当时乔喻也没有明确的表示没有兴趣,只是将这个事情推给了燕北大学一位叫薛松的教授。
事实上现在他跟薛松还有联系,这一个多月这位薛教授也的确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帮助,从多个视角探讨了量子运动在广义模态公里体系中解析。
这一度让所有团队成员都觉得很振奋。因为他们能感觉到这个方向是对的,距离他们有所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但谁敢想,这次来参加乔喻的报告会,直接便迎来了当头一棒!
他甚至都不好意思指责乔喻。因为他们当时只是想要做一些理论上的工作,乔喻明显做的更多!比他们最乐观的预估做的还要更多。
真的,走进宴会厅时尼尔森都是懵的,完全就像梦游一样。
如果说彼得·舒尔茨是因为乔喻蛮不讲理的数学科研速度而被打击到不行不行的,属于间接伤害。
那么尼尔森就是类似于弗兰克教授所经历的那种直接伤害了。
为之努力了数年的事业突然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不管是他的数学思想还是数学技术,都还没问世就已经远远落后,更气人的是,哪怕是现在他这个选题还属于超前沿的科学命题……
就在尼尔森失魂落魄的时候,有人主动走上前打了声招呼。
“尼尔森教授,你好。”
“哦,薛教授?你好。”
看到薛松,尼尔森脑子终于清醒了些。不管此时心情有多差劲,诺奖得主的牌面总不能丢了!
尤其是这个时候。
“很抱歉,我就是想跟您解释一下,我并不清楚乔喻这段时间研究的东西。事实上,虽然我跟乔喻很熟悉,但我一直在做另外一些课题的研究……我希望你能明白!”
薛松略微有些局促的道歉。
他虽然知道乔喻新申请了一个项目,还通过了。但具体项目是什么他还真没怎么了解过。
关键是乔喻也没跟他说啊!
只是现在跟尼尔森说这些,明显有些牵强。毕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时候,乔喻可是专门感谢过他的。
甚至在那篇让乔喻拿到菲尔兹奖的论文上,唯一的感谢章节也给了他。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