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是张孝礼,华夏科学院量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这次机会对他同样极为重要。毕竟搞科研的,谁都不愿意甘居人后。尤其是近期张孝礼面临的窘境是研究所大量的资源都堆给了硬件,也就是量子芯片的研究。
张孝礼主要研究方向则是量子计算架构跟量子模拟算法方面的研究。这方面实验室给予的支持并不算多。
再加上乔喻搞出的乔喻模态空间,已经从事实上领先了整个赛道。如果这次加入不了项目组,未来回到研究所大概率会进一步被边缘化,然后一辈子碌碌无为。
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完全对不起他二十多年的学习跟研究生涯。
毕竟当年他也是入选过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拿到了研究员的职称。站在高处看过风景的人,远比普通人更难接受平庸。
当然,对于现场其他人来说,大家的经历都差不多。
这些人大概更怕这个项目出现任何意外。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不是乔喻需要他们,而是他们需要乔喻。
没有团队的时候,乔喻都已经能用新算法完成了超大梅森素数的计算,从这一点考虑,即便没有团队的协助,乔喻也能凭一己之力,最终完成项目目标。
无非是需要的时间更长而已。但考虑到乔喻的年纪,这个问题几乎不是问题,毕竟十七岁的孩子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
但他们可不一样,平均年纪都已经直奔四十了。申请项目都已经享受不到年轻科学家的优惠了,现在又遇到人生的瓶颈。总之没几年可以浪费了。
“放心吧,昨天我遇到乔博士,他还专门跟我说了,会按照安排正式放出名单。所以这件事肯定已经跟上面汇报过了。
别看乔博士年轻,处理这些事情他还是心里有数的。而且上面还有田院士跟袁老帮他把关。这两位都没反对,说明已经跟基金会那边达成共识了。”
郑泽峰气定神闲的答道。
昨天跟乔喻见面之后,他感觉自己入选的机会很大。
照乔喻的说法,即便只看成绩,他也是数学分类中的佼佼者。更别提还有张树文这层关系在。
最重要的是,昨天虽然只跟乔喻聊了寥寥几句,但他觉得自己应对的还不错。
尤其是乔喻最后那个突兀的问题。
当时不明所以,不过今天得知了弗兰克教授的事情之后,郑泽峰已经回过神来。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