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高阳早早起床。
前几次出海他跟个傻子一样,啥吃食都没带,在船上没的吃,靠岸了就是匆匆忙忙搬渔获,没时间吃。故每次回来都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今天他准备提前做些中午的便当,要不然继续这样下去,时间久了胃病也出来了。
先蒸上一锅米饭,然后把前几天晒好的鱼干取出几片。
这些鱼干当时处理的时候,被高阳尊重当地饮食文化断头去尾了,不过断尾时高阳多留了一截。
取出内脏,将鱼腹左右掰开,再用刀一分为二。这样一条鱼就变成了两片鱼片。这样可以更快的散出水分。
高阳处理的第一批鱼片经过几日的风干处理已经可以算完成了。
把三丫,四丫摊大饼的锅加热,放油。再放入鱼干,当鱼肉煎的发黄时,倒一些水,闷上三分钟,然后出锅。
高阳用叉子将煎鱼干取出。然后尝上一口。
味道还不错!
海边的日照和海风将鱼干内的水分彻底带走,鱼刺变的脆而酥,鱼肉则正好被热油和水分渗入,所以可以连肉带刺一起吃,且非常有嚼劲。
另外因为鱼刺的原因,需要充分的咀嚼,鱼干则越嚼越香。
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盐的质量不好,刚入口的时候有点发苦。
高阳如法炮制,一连煎了四块。一块当早餐。另外三块再加上一些米饭当成中午的便当。
之所以准备的三块之多,高阳总不能自己吃,让黑子和二壮看他吃吧?
烧开水,把雪里红切成段。水开后过水抄一下。
再找来几片海铁树的树叶子,这树的叶子挺大的,有点类似荷叶,但比荷叶小一些,而且韧性很高。高阳曾见到过三丫用它来打包食物。
先铺一张树叶,一层雪里红,一层煎鱼干,一层米饭,最后再来一层雪里红。
将树叶向中心折一下,正好将吃食包住。
在旁边再放一张树叶,将包吃食倒扣上去,再折叠,最后找一根长一点的雪里红茎叶打包好。
把三份打包好的便当放到一个小篮子里。再将刚才的开水灌到水袋里。
这些做完,开始干饭。
吃完饭,高阳提着篮子和水袋晃晃悠悠的散步到小码头。
稍稍歇息了一会儿,黑子驾驶渔船也到了。
上了船,一路向北行驶。
和上次一样,走了十几分钟,后面跟上来十几条渔船。
虽然又多了几艘渔船,高阳却不是太在意。只要能遇到鱼群,没人会赖账。
一路向北行驶了两个小时,再向东行驶半个多小时。
让黑子停下船,高阳刚把捕鱼器扔下去,一艘船行驶了过来,吓了高阳他们一跳。
等船近了些,高阳一看,这不是木匠吗?
木匠则是等靠近了,解释了一下多出的六艘渔船。
上次高阳等人出海,没什么人信他们会遇到鱼群,主要是这个节气已经是捕鱼淡季。
然后就是被现实啪啪打脸,打脸就打脸吧,这次这几家也是跟来碰碰运气。至于遇到鱼群分配的规矩,木匠已经告诉他们了。
高阳应承了几句,然后就吆喝木匠的船开远一点。
一会儿鱼潮来了两艘船离这么近这不是耽误收成吗?
木匠干笑两声,心里头觉的高阳真能吹,刚到地界你就说鱼潮快到了。
但他的身体很诚实,吆喝着开船赶快拉开距离。
毕竟上次就是刚停船鱼潮就来了,木匠可不会和贝利过不去。
十分钟后,高阳被一条从眼前飞跃而过的大鱼惊的目瞪口呆,这鱼快三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