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说完后我立即说到:“爹,那就给他们升三级,那就相当于爵位翻倍,而且还有大量盐场
需
要他们督导修建,等他们修完后再继续加封爵位吧。”
老爹听完觉得有理,就同意道:“行,就升三级,等下咱马上安排人去宣旨。”
只见老爹继续说道:“标儿,今日韩国公李善长身体不善,向咱请辞。你来说说看。”
我忙到:“爹,韩国公请辞左相,那你就准了,放他回封地修养即可,我能说什么?不过就是现
在朝中好像也找不出能为宰相的大臣了。”
标儿,没错,就是现在朝中无大臣能担任宰相,你认为有什么好办法。
爹,要不然咱们就不立宰相了,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需要能力极强的人担任,而且宰相必
须选好,不然危害太大了,就像唐朝的李林甫、蔡京、秦桧等奸相,而且容易让朝臣为了宰相之
位互相倾轧,不如咱不立宰相。
咱安排几个人集中协助您处理军机、政务,而且可多安排几人,然后他们可以轮班值守御书房。
这样就保证随时有人传唤。
再在值班大臣下面安排人员行走御书房和前朝之间处理事务,而且到时候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人
选由您决定,也不会造成有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家都是值班大臣并无上下之分。
而且咱们只是让他们在御书房值班,又不是让他们当相,最多是有个首席值班大臣,让他在您不
在朝中之时可以方便大家处理政务,但还是值班大臣一起商议,不能一言而决。而且值班大臣随
时可以一道升职罢免。
到时候您再把值班大臣分管政务划分,如此有事情就可直接找分管大臣。职权就明确了。
老爹听我说完后沉默良久说道:“标儿,你说的确实不错。明日我就下旨让韩国公回封地修
养。”第二天,朝堂之上,只见老朱爽快的同意韩国公李善长回封地修养。就这样大明第一宰相
回归封地,而且大明的封地制度终于开始运转,不再是朝堂代管了。
再三天之后,老爹趁着朝廷开始停摆,大家纷纷为左相之位而冲击,趁机提出选拔:刘基、徐
达、常遇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李文忠七人为御书房值班大臣,协助老朱处理朝政。同时
选拔冯胜、邓愈、汤和、傅友德、唐胜宗等十五人为御书房行走大臣。包含各级文武大臣。
于是,由御书房军机大臣代替宰相就这么定下来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都是老爹的死党,
忠心耿耿,就这样御书房牢牢控制在老爹手上。
而且四文官三武官,也不会造成文武失调,而且文官三人,外戚一人,军中勋贵一人,皇室代表
一人,结构就更为稳妥,御书房军机大臣也不会失控,最终会被皇帝掌控。
就这样又来过了半年,我和老爹在武英殿汇合后,老爹说着:“标儿,现在各地秋收已经完成,
秋粮也已入库,各地百姓开始冬闲了,咱们可以对拂门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