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林、黄仁和胡山三人为首的地主豪绅牵头,把整个营口的地主豪绅都给组织起来了。
冯庸把县公署内的官员,杀的杀,罚的罚,这件事对于这些地方豪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在另外一方面来说,谁在县公署里面没自己的人?
结果都被冯庸搞了,这是还打算找自己的麻烦?
特别是他们这中间做了一些不法生意的。
比如说走私烟土,比如说人口拐卖等。
特别是走私烟土,民国时期,哪怕是北洋政府都是明令禁止的。
但下面的人还是在做,而且参与其中的人还不少。
互相之间竞争的厉害。
如果你在县公署内没个背景,没人给你打掩护,别人指不定就要吞并你的买卖。
这可是关系到利益上的事,你说他们能不着急吗?
而这些地主豪绅,针对政府的手段不多,但却很有效,比如说罢市,抬高基础的米粮价格等。
那老百姓就受不了,政府就得服软。
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城市内的米粮市场,基本上都是控制在这些地方豪强的手上。
宋代以前叫世家,宋代之后换了个名字,叫士绅。
到了现在,叫乡绅!
因为他们是真正掌握大量土地的人,也只有他们的手上才有余粮。
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自耕农都不行。
自耕农,种一年的粮食,交税之后,剩下的粮食,就是他们吃的,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卖。
所以城市里的粮价,差不多都是控制在这些人的手中。
..
他们在忙着准备罢市的事情,冯庸在忙着查抄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
到了四月一日晚上,四月份的三百名系统人也到了。
冯庸把这三百人与三月份剩下的两百人,一共五百人,给暂时编为了一个步兵营,叫教导营,由冯庸自己担任营长。
教导营下辖两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可以说是编制不齐,没办法,谁叫兵力不多呢?
而下面的三个连长,步兵一连长江德,步兵二连长王崇,炮兵一连长常世德。
冯庸在城内给他们划了一块地出来安置他们。
而从四月二日开始,教导营的这些士兵就在冯庸的命令下,开始闯进那些贪官污吏的家中,将搜刮他们的赃款。
对于贪官污吏的家人,冯庸重新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
像以前的大宅子啥的,他们是别想了。
这玩意儿,贪官污吏的家人是肯定别想住了。
对于他们的一切财产,全部没收。
营口,县公署,冯庸办公室
财政科长何文耀将一份文件放在冯庸的面前,恭恭敬敬的站好。
抄家这种事,冯庸也就是最开始去开了个头,后面统计财务等事情,都是由财政科长何文耀在做。
对于这些系统人,冯庸的心中很清楚,这些人,自己是可以绝对信任的。
冯庸拿起文件一边看着一边问道:“现在抄家这件事,整体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