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日光越进宫廷最终落在帝国主人身上,华服上的金龙在照耀下熠熠生辉。宫庭内外,甲胄林立,所有人都神色肃穆而庄严。
诸侯与大臣们神色充满敬畏与期待,他们静静等待着那个命运转折点的到来。
刘邦端坐在高台之上,眼神深邃而锐利,巨龙扫视着下方的众人,群臣们齐刷刷俯身行礼,不敢直视其锋芒,齐呼万岁,如雷鸣般响彻云霄。
这一刻,时间都为之静止。
刘邦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数年宏愿一朝得偿,看着台下情景心中难掩激动与震撼。
“今日,朕承上天眷顾,登基为帝,必将仁政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创大汉盛世。”
见台阶下发妻和嫡子,他朗声道:“吕氏,贤良淑德,佐朕内政,今册封皇后,母仪天下。”
吕雉领旨谢恩,刘邦看向刘盈充满着期许:“嫡子刘盈,仁孝聪敏,今立为太子,以承社稷。”
刘盈早做好了准备,不慌不忙恭敬行礼,在众人目光中坦然答道:“儿臣必不负父皇期望。”
场面话也说完了,便要进入分大蛋糕的环节了,面对虎视眈眈的诸侯王,刘邦心在滴血,以丹书铁劵为凭证,下达了第二道诏令,承认了现有诸侯的用兵割据情况。
七个诸侯国一下子将整个汉朝国土划走了大半,还挑走最为富庶的地区,剩给汉朝中央的只有十五个郡。
刘盈看着刘邦眼底的冷光,便知诛灭异性诸侯的念头已起。
登基典礼过后,更令人头疼的事来了,因为汉朝内部的斗争开始了,无声的刀光剑影上演起来。
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出现了——如何分封功臣?
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武将与文臣抱团开始了在殿前争夺封赏。
武将认为曹参军功硕硕位应获得最多的封赏,而文臣认为萧丞相运筹帷幄理应重赏,两方嘴仗打得不亦乐乎,把刘邦吵得头皮发麻,不甚其烦。
他杯子一摔喝到:“朕看萧丞相应位列第一。”
刘盈心道来了,刘邦这是要亲自下场了。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一众将军差点把桌子掀了,你当皇帝就是这样拉偏架的,喝假酒了吧。
武将抱不公道:“我们出生入死在外打仗,每个人都身受多处刀伤,攻城略地数不胜数,他萧何一个笔杆子躲在后方,凭什么功劳在我们之上啊?”
刘邦笑着说:“这就像打猎,猎狗只会追踪猎物,而人才是发号施令的那一方,萧何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是功人,而你们只会战场拼杀,是功狗。你们会认为狗的功劳比人大吗?”
这“黑哨”都可以去应聘世界杯裁判的地步。
“欺人太甚!!!”
武将都快炸了,没想到刘邦能说出这样不要脸的话,打仗时是兄弟,论功时是狗,那你刘老三是人是狗。
刘邦补充道:“诸位来得时候都是只身前来,萧何可是前后举荐了数十人为我所用,这样的功劳还不算大吗?”
灌婴和周勃气得脸红还要抱屈就看到曹参冲他们摇头,便不再说话。
刘盈旁听着刘邦拉偏架,心里揣摩着便宜老子的用意。
今日之事,绝不是封赏争功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