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琢磨着明天穿啥衣服,希望能再见到杨安,再跟他说说话。
六十年代初的四九城,还没被后来的大变化给搅乱了,那时候啊,整个城市都透着股新鲜劲儿,跟刚睡醒似的,特别有活力。
街道两边,梧桐树站得笔直笔直的,树干上还画着白线,跟那些灰墙白房子的颜色搭在一起,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墙上刷的标语,红得跟过年放的鞭炮似的,写着“祖国越来越强,咱们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美!”、“人只要努力,啥困难都不怕,心里有梦,哪儿都能闯!”
这些话,听着就跟打鼓一样,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广播里头也是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先说农业收成好,工业也发展得飞快,咱们国家正嗖嗖地往前跑呢;又说战士们打完仗都回家了,路上都是歌声和笑声。
杨平安走着走着,自己也跟着哼起了小曲儿,直到妹妹的笑声把他拉回现实,他不好意思地看看周围,发现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心里那个高兴劲儿,简直没法说。
那时候啊,工人大哥们可威风了,穿衣服不讲究花哨,就认工装,特别是那军绿色的,除了暖和的棉袄,就数它最拉风了。
杨安平穿着这身工装,走在去红星轧钢厂的路上,心里头美滋滋的,觉得这地方,每个人走路都好像带着风,有使不完的劲儿。
自行车那时候还是稀罕物,就算杨安平当过兵,见过世面,这时候也得靠两条腿走。
路上的人,一个个走得飞快,虽然脚底板疼,但那股子坚持的劲儿,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到了红星轧钢厂,哎呀,那场面真是壮观!
车间一个接一个,工人多得数都数不清。
对杨安平来说,这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多亏了张主任的关照,他直接进了保卫科,还是个老资格的身份,这让他既感激又觉得责任重大。
在保卫科里,大家不看别的,就看真本事。
杨安平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要想让大家服气,就得拿出点真东西来。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大伙儿知道,他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不是好惹的。
这时候,傻柱刚从医院偷偷溜回来,一看见杨安平,眼珠子一转,就跑去车间找那位大家都尊敬的一大爷易中海去了,心里头正盘算着啥小主意呢。
傻柱扶着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大爷,您稍等会儿,咱们这场‘大戏’的主角,杨平安,快登场了,咱们一块儿去瞧瞧热闹!”
他俩的眼神里闪着光,一看就知道有好事儿要发生。
“杨平安要来啦?嘿嘿,我早就憋着招儿呢,今天非得让他瞧瞧我的厉害!”易忠海一听,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心里头盘算着怎么对付杨平安。他知道,现在杨平安有了保卫科当后台,没点儿好计谋可动不了他分毫。
“您就放心吧,我找的人,绝对靠谱!”傻柱拍着胸脯打包票,他悄悄用一碗香喷喷的肉面,收买了保卫科里两个对开后门不满的小哥。就等着杨平安一来,给他来个“惊喜”。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