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科目分为军事课以及政治课。
军事课则包括学科与术科。
学科可细分为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令等基本军事学识,以及四大教程:战术、兵器、交通、筑城。
同时,学科还涉及军制学、交通学、军队内务规则、陆军礼节、军语、军队符号等。
而术科则是包括学生入校后即施以制式教练,包括单人徒手教练、持枪教练,以及班、排、连、营的操作。此外,野外演习、实弹射击、阅兵分列等也为重要内容。
除了军事课之外,政治课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块。
其政治课包括一些基础课程,并依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还有五权、国内外时事报告、资义政治学、经济学等课。
也难怪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尤其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都是人中龙凤。
黄则华以军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其基础课的扎实程度可想而知。
毕竟他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三好青年,再加上之后穿越来到此方世界,黄则华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世界历史的认知等优势。
借助世界格局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让黄家一跃成为海外侨胞中,经济实力、影响力都首屈一指的存在。
就连蒋先昀在很多方面不太了解,不太懂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都是去找黄则华探究一二。
黄埔军校的学生们虽然并不知道黄则华的真实身份,但黄则华流露在外的才华不假。
这就足够了!
“则华!”
“你说第二次直奉战争必然爆发,而且将以奉系的胜利而告终?”
训练过后,黄埔军校的一群天之骄子便以黄则华为中心,开始探讨国内局势的发展。
而在黄埔军校学员未来假想敌中最强大的两支——以吴佩府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林为首的奉系。
自然是备受关注!
如今,黄则华提出直系与奉系必有一战。
这自然是引起来其他黄埔学子的关注。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惨败,退入关内!”
“在此期间,张作林为谋东山再起,加强了对奉军的整编和军事准备。”
“1922年7月24日,张作林在奉天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自任总监,吉省督军孙列臣兼任统监,姜邓选、韩麒春任副监,统一奉、吉、黑三省军队番号和指挥。”
“其首先注重提高其部队的素质,淘汰老弱杂散人员,推行所谓“精兵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