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和比他的哥哥黄则华小一岁,两兄弟从小到大关系都非常的要好。
而且对于黄忠和而言,他所崇拜的对象便是他的哥哥黄则华。
在黄则华离开灯塔国之后,很多事情都是交到了黄忠和的手中。
这次黄忠和游历欧洲之后,来到羊城便是黄则华的主意。
想要扭转大夏国目前积贫积弱的局面,在这个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国度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光靠黄则华一人,绝对是办不到的。
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有黄忠和相助,黄则华未来经营粤东省之时,更能顺利的借助灯塔国、日耳曼帝国等列强的力量,借助黄家的资本,借助粤东乃至整个大夏国的资源。
才能迅速打造出足以对抗东洋帝国入侵的工业体系。
相比于黄则华,黄忠和更像是个话痨,其性格非常开朗。
他的脾气尤其是与王庸非常的对付,所以两人很快便熟络了起来。
就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被黄埔军校校长常凯升评价为“不可用”的余相乾,也是被黄忠和给逗得话都多说了好几句。
寒暄一阵之后!
黄则华却没与众人打得火热,他似乎是被什么吸引了眼球。
“则华!”
“你小子在看啥呢?”王庸立刻注意到了黄则华的不对劲,他顺着黄则华看向的方向看去。
“不对劲!”
“他们不对劲!!”黄则华敏锐的感觉到在码头处卸载货箱的那群人不太对。
“有啥不对劲的?”
“和商团接触的那些人,是军人,大不列颠帝国的军人!”黄则华极为肯定的说道。
军人的行为、姿态,都与普通人有着极大的区别。
尽管那几个外国佬身着便衣,但黄则华还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些金发碧眼外国佬的真实身份。
毕竟他们手上那因为练枪都形成的老茧,骗不了人。
至于商团之人,也是黄则华偶然间发现的。
这些接收物资的卡车上,就有羊城商团的标志。
说着英语的大不列颠帝国军人、来自羊城商团的搬货人。
还有重量不轻的木箱子。
这几个点结合在一起,处处显示出不同寻常。
“忠和!”
“这批人是不是轮船在港城停靠的时候上来的?”黄则华看向自己的弟弟问道。
“大哥,你怎么知道?”
“轮船昨晚在港城突然停靠,然后就上来了这些人!”
“那些木箱子,也是这个时候被运上来的!”
听到黄忠和这么一说,黄则华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如果黄则华没猜错的话,这些木箱子里面运的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