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府!
“不好了,总理大人!”
“黄埔军包围了英租界,他们把大炮都架上了!”
“黄则华放出话来,不将陈廉伯交出来的话,就炮轰租界!”
在得知黄埔学生兵的动向之后,汪季新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
对于这个在国府党中地位仅次于荪载之的家伙来说,得罪了列强就像是天塌了一般。
“则华……他……”荪先生停下了手中的钢笔,沉默了片刻。
却也没多说什么!
包围租界!
炮轰租界!!
这可是黄则华在入校考试的时候,就写过的策论。
当时荪载之还对黄则华的策论大加赞赏。
而荪载之也知道陈廉伯逃入了英租界之中。
身处国府党党魁、南方军统帅这个位置上,荪载之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
他也不可能因为此事,而对租界之事横加干涉。
毕竟此时的大夏国积贫积弱,就连武器装备都得从国外购买。
如果在此时与大不列颠帝国交恶的话,国府党与南方军在国际上的形势将变得更加恶劣。
所以!
其实陈廉伯的判断并没有错,荪载之拿处于租界内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陈廉伯这次失策了,他考虑到了荪载之的态度,也看透了国府党内一些人对列强的忌惮。
但是他没有想到,黄则华根本就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
列强又如何?
租界又如何?
还不是大夏国的土地?
“总理大人,必须制止黄埔军的鲁莽行事!”
“若是得罪了大不列颠帝国,局势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汪季新再次劝说道。
看着一脸惊慌失措的汪季新,荪先生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黄则华说过的一段话。
“汪季新性格软弱,不可图大事,他日大夏国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此人必然与列强、与侵略者妥协!”
“绝不堪重任!”
遥想当年,汪季新与黄复生等抵达北平,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丰,事后被捕,判处终身监禁。
其还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
但其事后却被肃亲王善耆软化,意境为之一变。
辛亥之后,其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
而后,李石曾等在津门组设同勐会京津保支部,任支部长,阻拦北方格命党人发动起义。
在金陵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其力劝孙让位袁,并参加北上迎袁专使团。
纵观其作为,无不是为谋己利!
如今,再看到汪季新的行为,荪载之不由得更多了几分担忧。
“咳咳咳……”
荪载之咳嗽了几声,将绢布展开之后,那绢布上有几丝若有若无的血丝。
“则华,你说若是我身死之后!”
“国府党之左右两派,会不会就此分裂?”
这是荪载之曾问过黄则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