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殿下!诸位大人,外面来了一队人马,说是奉了太孙令,来保护太孙的。”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面色微变。
难道,朱允熥还有军队?
淮西集团的人都傻眼了,这朱允熥哪来的兵马?
朱允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开口道:“传他们进来。”
太监应了一声:“遵旨。”
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奉天殿的大门上。
就看到一群身着金色甲胄的甲士从大殿外飞奔而来,眨眼间就将满朝文武团团围住。
“属下铁骑统领朱战,拜见太孙殿下!微臣领了五百人来保护太孙殿下,其余人都在城外待命。”
朱战拱了拱手,声音洪亮。
朱允熥点点头:“退到一边去。”
“遵旨!”朱战领命,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目光在文武百官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大有一言不合,便将其斩杀的架势。
“诸位爱臣,方孝儒虽是一代大儒,但他那十大罪状却是属实,孤实在是难以想象儒家居然能教出这样的人来
孤欲诏百家出世,汇聚京城,论道论道,谁胜谁负,便立为国教。
也可让我见识一下,如今儒门之中,到底有何英才,诸位爱卿以为我之言,可好?”
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对着文臣们说道。
将所有的儒门大儒都召集过来,看能否一举解决。
自己这一次的焚书坑儒,绝对可以为一个繁荣的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殿下英明,我们没有意见。”
文官们面面相觑,纷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毕竟儒门传承数千年,底蕴之深厚,远在其他世家之上,再加上儒家一直压制着其他门派,让他们无法翻身,这让他们有了一种莫名的底气。
这一场辩论,便是儒门堂堂正正,将百家践踏于脚下,荣升国教之时!
到时候,儒门的地位将会更上一层楼!
这对于儒门而言,只有百利而无弊。
“好了,我来说第二个问题,陛下每天批阅奏章,都要到深夜,很是辛苦,身为臣子,自然要为皇上分忧。”
朱允熥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一提到这个,那些大臣们顿时没了睡意。
“臣礼部主事赵睿,赞同殿下之言,还请殿下恢复宰相之职,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礼部尚主事立刻上前说道。
“微臣赞同,请陛下重新任命丞相,以解陛下之忧!”
朱允熥挥了挥手,“孤已经决定,组建内阁,一名大首辅,两名副辅,分别进入南书堂辅佐!暂代陛下一些的权柄!
内阁主要负责处理公文,向皇帝提出建议,起草圣旨,这些奏章都是由内阁部长过目的。
奏章都是由内阁大臣们审阅,一般的奏章,由内阁大臣们讨论决定。
然后将做法写成一份折子,交皇上过目,如果认为可行,皇上就用朱批,如果认为不行,就用朱批划下蓝色的记号。
所有的大臣都不能扣留奏章,一旦被查出来,首辅就会被贬为副辅,副辅会被逐出朝堂,永不录用。
若是有大臣之间互相举报,奏章扣留,那么,所有内阁成员,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绝不留情。”
此言一出,百官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