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从乾清宫里出来后。
“太孙殿下,殿下,兵工厂那边已经把新式大炮制造出来,并且完成了测试请您过去看看。”一名太监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
朱允熥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都测试过了?看来秦寿的本事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走,去兵工厂看看。”
“是,殿下!”
在太监们的高声呼喊下,所有人都走向了兵器库。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份六百里加急的旨意也从京城送到了凤阳,汤和告老还乡之后,在凤阳养老。
“圣旨到,信国公汤和接旨!”
宣旨的队伍浩浩荡荡,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凤阳,真可以说得上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十个时辰都在路上跑。
为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圣旨送到这里来。
不少凤阳的人都围了上来,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汤和在家里给花浇水,听到有圣旨,也是一头雾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难道朱元璋还不放过他?
但又不能不多想。
在有人通知接旨的时候,汤和就已经焚香沐浴,大开中门,身穿国公袍服等候了。
“臣信国公汤和接旨。”
汤和心中也是惴惴不安,不知这道旨意究竟是福是祸。
“奉天承运太孙,诏曰,孤承天之命,持玺升奉天殿监国摄政,深知古来圣王治世,皆赖贤臣,兹有信国公汤和,志虑忠纯,忠君体国,特诏回朝,提督兵部,掌兵部诸事,为国效力,钦此。”。”
圣旨上没有任何废话,汤河听得一愣一愣的。
“你是不是念错了,什么太孙诏曰?”汤和一脸懵逼。
就算是立了储君,有了太孙令,但是这个不能用在圣旨上啊!
宣旨的太监微笑道,“圣旨奴婢怎么可能读错呢?太孙殿下监国摄政,一切军务都要太孙进止做主,这圣旨上自然是太孙诏曰了,而且,太孙殿下还废了五城兵马司,将兵权尽收兵部,特旨要您回去掌兵权呢。”。”
听到这话,汤河更是吃惊不已。
五城军马司被废,军权归于兵部,这岂不是说,兵部尚书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实权人物,可以号令天下所有的兵马?
“这,这,请问谁被封为太孙了?怎么没听说册封大典啊?”
汤和再次问道。
太监答道,“册封大典具体日期还没有确定,礼部正在筹备,据说今年年底,皇嫡孙允熥殿下正位东宫,现在已经监国摄政,圣旨也昭告天下了,信国公,接旨把。”
“臣接旨。”汤和接过旨意,在众人的搀扶下起身。
到现在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朱允熥不只是成为了皇太孙皇长孙?切还摄政了?
可是,这也太奇怪了吧,如果是正式的封赏,礼部应该早已经准备好了。
既然都封了,还没有举办册封大典,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朱允熥被封为皇太孙,只是被封了个名而已。
但是这个名,为什么还能下旨,聂政呢?
造反……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突然出现在了汤和的心中。
“信国公,还请整理一下仪容,立刻跟我们回朝,太孙殿下还在等着你。”
还在发呆的汤河这才反应过来,“噢,好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喝杯茶再走吧。”
汤河吩咐人取了一袋银两过来。
“那就多谢国公爷了。”
太监笑着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