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不让朱允熥召回十大藩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因为,他不希望朱允熥的身上,留下任何的污点。
诛戮同宗,对他的声望也是一种打击。
之所以不让朱允熥一次上位,登基称帝,就是想要保住朱允熥的名声,他可不希望朱允熥背上一个弑君篡位的罪名。
就算是李世民,也不敢直接逼李渊让位,为何?
李世民很清楚,当他造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万古不易的贼了,若是再背上弑君夺位的骂名,天下都不会服他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答应禅位的时候,李世民却是百般推辞。
不过朱元璋与李渊不一样,朱允熥只有大义在身,天下跟朱允熥没有半毛钱关系,朱允熥只是继承人。
而且朱元璋是绝对不会退位的,如果把朱元璋放了,他在朝堂上说了什么,那么朱允熥的名声就会臭不可闻。
朱元璋不能杀,也不能放,更不能让朱元璋重新掌权。
朱允熥拿着传国玉玺,占尽了理,可是,这有什么用?这是一辈子都无法洗刷的污点。
比如李世民,他也得到了传国玉玺,建立了贞观之治,成为了一代明君,但是洗掉了他兵变玄武门的污点吗?
、没有!
淮西集团自然是尽心尽力的辅佐朱允熥,尽量不给朱允熥留下任何的污点,但是朱允熥有自己的主意,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常升走后,外面等着的户部尚书王纯卅和礼部右侍郎孔有德也进来了。
“参见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一进门,两人就抱拳打了声招呼。
朱允熥点头,“请起,请坐。”
“谢殿下。”
二人谢过后,各自找了一张椅子坐下。
“孔爱卿,你觉得现在的儒门如何?”
朱允熥也不绕弯子。
孔有德拱了拱手,“殿下怎么看,臣就怎么看。”
“如果我说儒门应该灭呢?”朱允熥问道。
孔有德接着说道,“那么,儒门,就该灭!”
朱允熥被他的话逗乐了,你丫的觉悟倒是挺高。
“《论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朱允熥再问。
孔有德继续道:“殿下想论语怎么解释,论语就可以怎么解释!毕竟儒家千年兴盛,为了争话语权,一些圣人之言的解释,早就不是其真正的意思了。”“既然如此,你为何不纠正?”朱允熥一脸懵逼,原本觉得这货只是一个乖巧的木偶,没想到这货也不笨。
孔有德微笑道:“殿下,自从汉武建立儒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也不是没有人说儒家已经落伍。
当然,也有人认为儒家的做法不对,但是结果就是新的学说被打成邪说,这种看清真相的人被扣上悖祖悖宗的骂名。
就算是儒门之中,也有一些人觉得儒家的思想落伍了,要革新,可是这又如何?儒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儒门现在都是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局面,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求生的心态,所以才会顺势而为,继续装聋作哑。”
朱允熥点头道:“你也是读过圣人之书的人,怎么就不能和儒门走到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