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坐在马车里,当他看到朱棣的那一刻,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惊恐瞬间涌上心头。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爷会在此处出现。
作为内阁辅臣,他的思维如闪电般快速运转,瞬间联想到了许多。
皇爷这般陪着那少年,难道……这少年真的是失踪多年的太孙?
而且是如假包换的太孙!
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形成,便如汹涌的潮水般不可遏制。
可与此同时,另一个担忧也冒了出来,若是皇爷知道自己在这里守着太孙,肯定会心生疑窦,这可如何是好?
“赶紧走,拉远一点。”
杨士奇急促地催促车夫,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车夫赶忙挥动马鞭,马车缓缓启动,逐渐远离了朱镇的小院。
直到感觉距离差不多了,杨士奇才松了口气,他再次轻轻掀开窗帘,朝外面看去。
只见朱棣将那少年送到小院门口,两人有说有笑,虽然听不见他们在交谈些什么,但从他们的神情和举止中可以明显看出爷孙俩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昵之情。
杨士奇看着这一幕,眼眶渐渐泛红,心中五味杂陈。
消失了整整十一年的太孙啊,终于回来了!
这位太孙,自小就深得皇爷的宠爱,是皇爷亲手带大的。
朱棣并非没有其他孙子,可对这位嫡长孙却是独一份的疼爱。
杨士奇还记得史料中的记载,朱棣曾做过一个意义非凡的梦,梦中朱元璋手持象征皇权的大圭,对他说: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恰在此时,太孙朱瞻基降生了。
这个梦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朱棣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天予不取,必遭其咎,于是毅然决定起兵造反。
从那以后,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便无比特殊,他一直将太孙带在身边,悉心教导,视若珍宝。
如今,太孙回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被冷落了十一年的太子将有望彻底摆脱那沉重的罪孽枷锁。
有了太孙的存在,皇爷必定会重新亲近太子一家,朝堂上那僵持许久的局面,也将如同拨云见日般被彻底盘活。杨士奇怎能不激动呢?
他眼中泛着泪花,喃喃自语道:
“这十一年来,太子背负着丢失太孙的罪名,哪怕他将国事处理得再好,也总是被皇爷责骂。如今太孙回来了,一切都要改变了。”
这些年,太子频繁遭受责骂,常常在背地里偷偷抹泪,就连文官集团都看不下去了,可又有谁敢和皇爷作对呢?
而且这些年,皇爷一直有废掉太子、改立汉王为储君的念头,若不是文官集团全力反对,后果不堪设想。
而现在,随着太孙的归来,这一切都将被颠覆,杨士奇由衷地为太子感到高兴,那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充斥着他的内心。
院子外,朱棣离开了。车夫轻声询问:
“杨大人,还要过去吗?”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努力掩藏住内心的激动,摇了摇头:
“不了,我们明日再来,改道去太子府。”
尽管他心中无比渴望立刻见到太孙朱瞻基,可他谨慎的性格让他不敢冒险。
他担心朱棣会突然折返,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先忍耐一下,明日再来不迟。
当下,最要紧的是赶紧前往太子府。昨日太子被皇爷从宫中赶了出来,不用再批阅折子,倒也落得个清闲。
很快,马车朝着太子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杨士奇刚走,几个鬼鬼祟祟的探子从西大街悄悄走来,他们看了朱镇的小院一眼,迅速记下门牌号后,便如鬼魅般迅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