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翻开第一页,轻声念道:
“永乐元年,饿了三天三夜,瘦得皮包骨头,才被养父母从乱葬岗发现。”
这是调查之人询问朱镇邻居得到的消息。
“六岁,跟着养父母下地干活,买不起牛,养父母年迈体弱,他就自己背着耕地的犁在地里劳作。”
朱高炽的声音有些颤抖,继续念着,
“八岁,养父母重病,他每天上山砍柴,换钱给养父母买鸡蛋补身体。同年,没钱买药,为了救养父母,他跪在药店门外苦苦哀求大夫,却被药童赶走。”
“九岁,养父母双双病逝,为了生活,他上山砍柴时不慎从山上摔下,摔断一条腿,硬是自己拖着断腿回了家。”
“十岁,乡亲想霸占他的房子,他拼死反抗,用石头把那乡亲砸得头破血流。”
太子一边念,泪水一边止不住地流下来,打湿了小册子。
遇到翻不开页的时候,他就用唾沫沾湿手指,继续翻页。
他的眼眶早已模糊,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狠狠刺痛他的心。
朱高炽难以想象,一个孩子在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无人关爱的情况下,是如何顽强地独自生活了十一年。
好不容易有对养父母,却年老多病,不仅没帮到朱镇,反而成了他的拖累。
养父母去世后,朱镇更是孤苦伶仃,哪怕摔断腿,也只能独自挣扎着回家。
这其中的心酸与艰难,又能向谁诉说呢?
太子看完后,眼眶通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中的小册子,那些字仿佛在无情地撞击他的心灵。
“这孩子孝顺啊,大孝!养父母生病,他不离不弃,照顾了这么多年。”
朱高炽哽咽着,
“我真后悔,当初怎么就把他弄丢了。
他是太孙,老爷子最喜欢他了,可皇家的富贵,他一点都没享受到啊。”
他扶着桌子,眼神有些失神,
“这么多年,他一个人在外面吃了这么多苦。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他啊。这些苦,我看着都心寒,这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弥补了。”
杨士奇早就料到会这样,太子心地善良,平时看到文官受刑都会心疼,现在知道是自己儿子遭受了这些苦难,怎能不难过?
他能保持这样的情绪,已经算是很有城府了。
“太子爷,您也别太难过了。”
杨士奇劝慰道,
“太孙很懂事,今天我和他见面,问他需要什么,我想资助他,他什么都不要。”
“不难过是假的,这事要是让太子妃知道了,她怕是要哭个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了。”
朱高炽心酸地说道。
话音刚落,书房外突然传来太子妃的声音:
“你们在说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太子朱高炽神色一慌,赶忙将小册子藏进袖子里。
就在这眨眼之间,太子妃已经推开了房门,眼神中满是狐疑,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
“你们两个大男人,大白天的关着门在这儿干嘛呢?”
太子强装镇定,脸上挤出一丝心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