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宗族的人也早已做好准备。
这不仅是家族的大事,也是他们与侯府这一支虽疏远但仍保持默契的体现。
林家在姑苏并非无名之辈,侯夫人的丧事让姑苏城热闹了许久,宗族上下也倾力相助。
林家官位最高者当属林海一脉,其余成员中,官位最高者仅为六品,另有两名举人尚未出仕。尽管两支关系平平,但对外宣称同宗同源,他人看在林海的面子上,也不敢对林氏家族轻举妄动。
林海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之后,便与林氏族人道别,闭门守孝。
此时,贾敏才提笔写信回京,告知一切安好。
在信件封口之前,贾敏询问林祥:“可要给你那些表哥表姐也寄去书信?”
林祥点头应允:“自然要的。”
在京城的日子里,他并未结识多少同龄玩伴,因他鲜少随父母外出拜访,即便去了,对方家中或是无孩童,或年龄相差甚远。因此,他所谓的“朋友”,实则只有荣国府那边的表亲们。
其中,因贾珠与元春年长些,需专注于学业,加之王氏私下里总对他颇有微词,故而他与贾琏最为亲近。
虽说这“友情”起初带有些许无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挚的情感已悄然生根发芽。
贾敏笑靥如花:“既已提笔,不妨也给外祖母、舅舅他们各寄一封吧。”
此言不乏炫耀之意,林祥的字虽略显稚嫩,不够美观,但胜在工整,无缺笔少划之虞,对于一个初握毛笔的孩童而言,已是难能可贵。
林祥试探性地问:“那我能否亲自去街上挑选礼物一同寄回?”他渴望一窥姑苏城的风貌,当然,若得允许,他定会带上充足的人手。
贾敏果断拒绝:“不可,但你可让青竹青松代劳。”
林祥妥协道:“也好。”至少,他能通过他们了解外界。
贾敏接着问:“那你打算为他们挑选何物?”
林祥略一思索:“外祖母赠以抹额,大舅舅则送扇子,二舅舅送字画,两位舅母送荷包,珠哥哥、琏哥哥送文房四宝,元春姐姐则送手帕。”
见他考虑得如此周全,贾敏心中满是爱意,眼眸弯成了月牙形,忍不住将儿子紧紧拥入怀中:“祥哥儿想得真周到,你让青竹青松去账上支取二百两银钱购置吧。”她深知儿子手头有些零碎银两,但她不愿儿子动用自己的私房钱。
对于儿子的这份心意,二百两已绰绰有余,毕竟他还年幼。若是他们给荣国府送礼,自然不能如此简单,否则便显得太过敷衍。
原本贾敏还想在信中提及儿子过目不忘的天赋,但林海听后,劝她低调行事,认为儿子年幼,不必过早承受太多压力,以免重蹈伤仲永的覆辙。
信件很快被寄出。
当信件抵达荣国府时,史氏正与两位儿媳、贾琏、元春在花厅中欢聚。史氏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女儿的来信,初时面带微笑,但随着阅读,眉头却渐渐紧锁。
王氏见状,误以为小姑子遇到了什么麻烦,嘴角不禁泛起一抹冷笑:“老太太,姑奶奶的信里都说了些什么?他们应该已经抵达姑苏了吧?”
史氏放下信件:“是到了,也都安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