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秋闱(1 / 1)

贾敏深知此理,边哭边咬牙:“究竟是哪个宵小之徒,屡次针对我们家,从小到大,这已是第几回了!”

此人行事谨慎且极有耐心,长久以来未曾放弃,更是一直隐匿得极好,“不行,得写信让祥儿回来,他在外头,危险重重。”

林海长叹:“我也忧心祥儿,但他不能永远宅在家中,他身边有人保护,去广州我也已安排妥当,有人会照应,别太忧心。”

贾敏愁容依旧,怎能不忧?那可是她心头肉啊。

正为儿子忧心忡忡,贾敏又接金陵来信,言其侄贾珠参加秋闱时遭逢小雨,考棚漏雨,他不幸病倒,最后一场考试时发烧晕厥,未能完成试卷,此次秋闱无望。

贾珠深受打击,病稍好转便乘船返京。

阅信后,贾敏眉头紧锁,不禁叹息:“珠儿运势不佳。”

她心疼贾珠,曾从儿子口中得知贾珠对此次秋闱寄予厚望,如今失望至极。

他等不及病愈便离开金陵,应是不愿再触景生情吧?

贾敏欲劝,却又一时语塞。

于是先提笔给贾政写信,嘱其宽慰贾珠,莫给压力。而后才给贾珠写信。

他还年轻,不过十七岁,再等三年亦不过二十。

在科举考生中,仍属年轻一辈。

科举之路,鲜有人能一帆风顺。

此理贾敏明白,贾珠亦懂,只是情绪上头时,难免钻牛角尖。

贾珠心中充满了自责,回想起昔日表弟曾好心提醒他关注身体健康,还列举了他人生病错考的事例,而他却将那番话视为耳边风,未料转瞬之间,自己也沦为了那样的例子。

重返京城,他精神萎靡,病体未愈,缠绵病榻之中,身心俱疲之下,贾珠敏锐地捕捉到了父母态度中那不易察觉的变化。

他们没有责备,只是叮咛他要调养身体,但贾珠慧眼识情,从他们勉强的笑容和难以掩饰的失望眼神中读出了一切。

与昔日中秀才归家时的热闹相比,如今他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来长辈的不悦。

贾珠心中的悔恨如潮水般涌来。

此次秋闱,他本对前两场考试信心满满,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病倒,错失了机会,意味着要再等上三年。三年后,妹妹便十八了,在那个年代已算大龄,即便届时一切顺利,能将妹妹接出,她的婚嫁之事也已大受耽搁。

这一切,他难辞其咎。

他陷入迷茫,情绪日益消沉,终日躲在房里,书读不进,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整个人日渐消瘦。

见他如此消沉,李纨心生怜悯:“大爷,可曾饿了?我特地为你熬了碗甜汤,多少喝两口吧。”

“大爷,今日园中菊花正盛,不如我们一同去赏?”

然而,无论她如何劝说,贾珠都无动于衷。王夫人得知后,责备儿媳无能,亲自携宝玉前来开导。

她心中既有不甘也有失望,原本已幻想过儿子中举后的荣耀,如今却化为泡影。这段时间,她甚至不愿面对儿子,但眼看儿子长时间自我封闭,她终是于心不忍。

踏入长子院落,望见儿子躺在床上,一副颓废模样,王夫人泪眼婆娑,心痛如绞:“珠儿,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这是在剜娘的心啊。”

“我这些日子忙,没顾得上你,你就变成这样了,你媳妇是怎么照料你的?”

贾珠轻轻摆了摆手:“与她无关。”

王夫人:“怎会与她无关?她无需操持家务,唯一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你,这点事都做不好!”

一番数落之后,王夫人才低声安慰:“珠儿,你还年轻,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这只是个意外。下次绝不会再分到漏雨的考棚,也不会再病倒。你有才学,再多三年沉淀,定能取得更高名次。”

“你看看宝玉,因你茶饭不思,心里挂念着你,人也瘦了一圈。你是兄长,该振作起来了。”

贾珠惭愧地低下头:“是儿子不孝,让太太和弟弟担忧了。儿子只是后悔,当初表弟劝我,不可整日埋首书卷,应强健体魄,以免考试时病倒,我未听其言。若我当时能多注意些,今日之事便不会发生。”.............................................................................................................................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最新小说: 我在空中建座城 金鱼的烟花 抗战:开局火炮炸坂田,老李懵了 人在尘白禁区做内衣设计师 娇养小兽妃:七皇叔,别太猛 九零流产夜,我成豪门活阎王 重生六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大佬夫妻每天虐渣撒糖 假千金今天也没有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