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书中,林祥对奥罗拉的描述略显简略,实则此人颇为有趣。
奥罗拉身形魁梧,拥有一张俊朗的西方脸庞,出身不俗,祖上曾为贵族,然他这一脉未能继承爵位,仅分得些许财产,后便投身商海。他胆识过人,组建船队远航经商,此番已是第二次踏足盛朝。
他经营之业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凡有利可图、便于贩运之物,皆在其经营之列。此次他便携带了木材、珠宝、香料等物而来。
为与之结交,林祥初见时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奥罗拉的态度随即变得热络起来,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旅途中的见闻。
奥罗拉深知这片土地的主宰者。
加之周连运家中亦有官职,且就在广州任职。
在他的盛情款待下,周连运对海外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亲身出海一探究竟。
然而,无需林祥提醒,周连运自己便已料到家中的反应,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深知,若向家人提出出海之念,恐怕自己的双腿都难保。
既然无法亲自出海,那便只能从他人口中满足这份好奇了。
他们时常去找奥罗拉“叙旧”,聊着聊着,林祥便向奥罗拉提出了请求。
“我欲建一植物园,搜集世间珍稀植物,望你出海时能帮我留意,带回些种子或幼苗来。”
随后,他重点描述了一种曾在梦中见过的树,“其树干若被划破,便会流出白色液体,宛如泪珠,那是我的幸运之树,能为我带来好运,望你能帮我寻到。”
此类请求并不敏感,林祥并非不想探讨各地的粮种,如玉米、土豆等尚未传入之物,但这些话题颇为微妙,海外商人亦非愚钝之辈。林祥若开口索要,他们岂会轻易相让?
即便愿意,也定会索要天价。
因此,林祥深知不可操之过急。
奥罗拉欣然应允。
为何称他为妙人?妙就妙在他极力劝说林祥信奉他们的宗教,声称他们的主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至善至美……
他如此热衷,也是因他们传教之路颇为坎坷。
奥罗拉虽非专业传教士,却是个虔诚的信徒。他们目前在官府指定的地方仅开设了一两家教堂,其他地方皆被禁止。
他们难以觅得一位虔诚的信徒,平日里教堂虽不显冷清,却也是依靠种种努力换得,若非如此,只怕门可罗雀,鲜有人至。他们信仰的传播受阻,既因教义难被世人接纳,又受官府态度的掣肘。
因此,每当遇见官宦人家的子弟,奥罗拉总不忘借机宣扬他们的信仰。
特别是林祥,他竟能领悟奥罗拉言中之意,这让奥罗拉深感其天赋异禀,仿佛命中注定应归入他们行列。于是,他对林祥愈发热情,并引荐了自己的挚友,传教士阿尔文,与林祥相识。
阿尔文学识渊博,记性超群,其所在的教堂总是人潮涌动。原因无他,阿尔文身兼医者,定期于教堂内设摊义诊,免费为民众疗疾。
林祥对此颇感兴趣,此次出行,王越亦随行左右,虽祈愿一路平安,但若有不测,有医者相伴自是安心。而今,这位西方传教士不仅医术可取,或可互补长短,更兼阿尔文爱书如命,随身携带的书籍对林祥而言,无疑是难得的宝藏。
阿尔文为传教计,爽快地答应了林祥借阅书籍的请求,对于王越欲学些皮毛医术,他亦不以为意,毕竟他本就因事务繁忙,在贫民中收了几名弟子以助力。
在阿尔文看来,本地医生多对他们持排斥态度,仅有少数表现出兴趣与积极。如今,有官员背景的学徒加入,无疑是增进与林祥关系的良机。
周老太爷得知林祥与这些洋人交往甚密后,眉头紧锁,告诫道:“异族人之心,难以揣测。这些蛮夷唯利是图,无道义可言,你不可轻信。”
至于那所谓教义,更是无稽之谈。什么原罪之说,岂可轻信?
“听听便罢,莫要当真。”周老太爷语重心长地说。
林祥点头应允:“我只是好奇罢了。”
他自不会将这些人视为善类,他们只是在发现大盛非其可轻易操控之地后,才变得“彬彬有礼”。西方已踏上殖民之路,所幸,经多方查证,蒸汽机尚未问世,这让林祥稍感宽慰,否则他将忧心忡忡。
现在,一切尚来得及。
.............................................................................................................................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