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图南若有所思。
他知道个体户政策迟早会放开,但在那之前,确实得小心。
母亲和宋莹的衣服生意虽然赚钱,可风险也有。
“来来来,趁热吃。”黄玲端上最后一盘青菜,招呼大家。
饭桌上,黄志明说起了花城前几年的几个案例,都是因为做得太高调而惹了麻烦。因为政策还没完全明朗,灰色范围多,容易踩雷。
黄志明又说起在花城见过的几个商人,“前年那个卖家具的老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惜……”
“怎么了?”庄图南放下筷子问道。
“太高调了。”黄志明叹了口气,“店面一直在扩,进了不少高档木料,整条街都传遍了。结果一次检查,就什么都没了。”
庄图南若有所思。目前他们的生意都不大不小,藏在不起眼的位置。钱老板介绍的“作坊”这个说法也很稳妥。
“玲姐做的衣服挺好的啊。”宋莹说,“都是熟人介绍,收了定金才做。”
黄志明神色一凝:“我不是说现在。你们听说过‘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吗?”
“什么意思?”林栋哲抬起头。
“就是要一步一步来。”黄志明目光深远,“这两年,报纸上议论得多了。形势在变,可变到哪一步,什么时候变,谁也说不准。”
“所以要未雨绸缪?”庄图南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想知道的。虽然知道个体户政策迟早会放开,但具体细节他还真说不清。
“对。”黄志明满意地看了外孙一眼,“不光是做生意要谨慎,更要琢磨这些变化背后的门道。多看看报纸,留意政策走向。等机会来了,才能把握得住。”
庄图南理解,当下不如蓄积资源,等政策真正明朗后再大展拳脚,磨刀不误砍柴工。
空间里的酒快出来了,到时候该怎么运作,确实要好好考虑。
“图南。”黄志明忽然叫他。
“啊?”
“吃完饭陪外公出去转转?”
“好。”庄图南应道,知道外公一定还有话要说。
林栋哲专心对付着碗里的咸鸭蛋,对大人们的话充耳不闻。忽然,他抬起头:“图南哥,你今天还去钓鱼不?”
“你就知道蹭鱼吃。”宋莹嗔怪地拍了儿子一下。
饭桌上响起一阵笑声,方才略显沉重的气氛被冲淡了不少。
黄玲笑着给林栋哲碗里夹了块咸鸭蛋:“你图南哥还有正事要办呢。”
吃完早饭,庄图南跟着黄志明出了门。天气已经暖和起来,巷子里晾晒的衣服随风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