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乌鸦其实是本地人对鸬鹚鸟的一种称呼。
此名称来源于川渝一带特有的叫法,在苗族聚落也被沿用了下来。
会不会那里藏匿着我们要找的东西?
考虑到这个可能性,让徐辉稍微犹豫了一会。
因为在古老时期确实有过不少皇陵会选择利用高地建造自己的安息之所。
像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坑就是一个例子,类似的还有唐玄宗的泰陵等众多帝王陵寝皆采用类似做法。
因此他认为这次寻找或许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做出了出发的决定。
接下来的任务便是要渡河抵达乌鸦峰一探究竟。
假设有迹可循的话,则意味着有很大几率发现通向地下的入口。
并且趁着白天行动安全性较高些。但即便如此过江的过程仍不容易处理妥当。
因为即便是这段流域相对较狭窄的地方,宽度依然超过了千米。
无论是体力还是勇气都是极大的考验。
尤其是在早春寒意未消之时进行此类户外活动更加困难重重,因为此刻水面以下温度几乎达到零度以下。
只要停留时间超过十分钟就有溺水的风险。"为什么古代没人想过来这里架设个桥梁方便过往行人通行?"
抱怨了一句之后,徐辉转身朝林子方向走去了。
还好后方就是茂密植被丰富的山岭地带,用枯木制作筏子是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于是乎拿出军用铲子开始伐树制作小船。
比较幸运的是现在正值季节交替之际多数植物已经处于干燥状态,尤其是这里生长得最多的白杨材质特别适合做漂浮工具。
大概耗费了两小时左右时间之后,七根手腕粗细大小适中的干枝条就被选了出来。
随后又经过修剪去掉多余部分并利用绳索绑紧连接,这样一个简易版本的小艇便宣告完成了。
将成品带至岸边途中他还感叹起了这项工作其实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专业技巧远远超出了起初想象。
刚到水边准备启动船只那一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这筏子是用干枯的白杨树造的,所以浮力特别大。
徐辉轻轻一跳上去,筏子只是稍微沉下去了一点点。
试了试筏子够不够稳,徐辉也没再犹豫,直接拿起白杨木做的船桨往水里一伸,用力地划了起来。
河水比他想象中要急得多,感觉好像马上就要涨潮一样。
发现这个情况,徐辉皱了皱眉。
这才想起来,每年春天黄河都会涨潮。
这样一来,在这么快的水流面前,他只能拼命划船才能勉强保持平稳。还好他是白天过河的,
不然的话,在没有光线的夜晚,根本看不清对岸,说不定还会被河水带着往下漂去。
....................................................................................
求鲜花,求评价票支持,作者写过同类型的文,炒冷饭一下,每天最少五到六更爆发,求支持!
....................................................................................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