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华有点不好意思,“那就请吧!”
“你怎么看上去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
“不是,我只是担心你自己在家照顾不过来。”
“没关系的,再苦我也能熬过去的,平时一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习惯了。”
张同华看着自家如此贤良淑德的妻子,心里满是感慨。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在家里忙着打扫卫生、收拾东西等家务事。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张同华购买了许多鞭炮,把它们在院子里、大门外燃放起来。
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充满了浓厚的新年气氛。
正月里,张同华带着冉秋叶回到了她的娘家,娘家人对他们非常客气。
一把瓜子,一把花生,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过去一年中对自己最好的慰藉了。
晚上七、八点钟,张同华和冉秋叶骑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门口的路灯依然亮堂堂的。
在这个年代,北京算是全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家家户户都能通水电。
而在别的地方的一些县城,人们还在用煤油灯照明呢!
新年来临之际,张同华在轧钢厂下达了新的指示。
车间里的工人们干活格外卖力,因为张同华申请并得到了一部分优秀员工的奖金,这是周厂长点头批准的。
据说以前李副厂长也曾申请过类似的奖金,但是那些钱一直没发下来。
对于张同华来说,那些奖金并不算什么,毕竟他每天签到就能得到一两百块钱。
比那些奖金多得多,顶得上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收入了。
在这种内部的小改革推动下,工厂的工作氛围愈发积极向上,轧钢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在经过半年的努力后,张同华的工作获得了各层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随后的一天,冉秋叶神神秘秘地向张同华透露了一个消息,说是自己怀孕了。
得知此事后,张同华立刻陪同她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确认无误,冉秋叶确实怀孕了。
当时正值夏天,家里的气温很高。
于是,张同华便动用了单位的公车来接送妻子。
然而,厂里有些人却起了心思,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周厂长,周厂长随即找张同华进行谈话。
面对周厂长,张同华表示:“周厂长,这是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处理。
我老婆怀孕了,天气这么热,万一孩子没了,那可是一条生命。
如果您连这一点都不能让我自己做决定的话,那么这个副厂长我也就不想当了。”
周厂长回应道:“小张啊!我不是不愿意,实在是规章制度摆在那儿。”
张同华反驳:“规章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您看,这句话和当年李海民说的话有什么不同?搞不好你就成了下一个李海民了。”
这让周厂长情绪有些激动,接着张同华提出。
“那好吧!你说说这辆车多少钱,我买下来。”
周厂长惊讶地问:“你要买车?”
“我自己出钱不行吗?”张同华回答。”
你哪来的钱?”周厂长追问。”
难道不能是我祖上传下的遗产吗?”张同华反问。
听到这里,周厂长一时语塞,答应第二天帮张同华打听一下价格。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