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充分说明邵六确实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精明商人。
他把一切都算计得很明白。
不过也因为太过会算计,还是缺乏一点冲劲。
吴非就耐心跟邵六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六哥,你可以把思路打开,何必非要咱们自己掏钱拍剧?咱们可以找赞助商呀!”
就像是他拍摄电影一样的操作方法。
放出风去,专门接那些热钱、黑钱。
用这些钱来拍剧。
甚至还可以多条腿走路,这是一方面,剧拍得差不多,可以找赞助商,可以找广告插播的合作商。
冠名商,一大堆噱头与名头可以操作。
只要想搞,这都不是难事。
要明确一点,他们可是完全商业化的电视台。
而不是英国佬那种公共电视台。
绝对不能有奇怪的幻想,也不能曲高和寡,故作高深,就拍全港岛民众最喜欢的题材,最喜欢的故事,就好了。
“如果这样,投资方面就解决了。”
“虽然,咱们没有票房,不是电影的运作方式,但是咱们可以安排商业广告,这样也可以大赚一笔。”
吴非的话算是点醒了邵六,没有想到竟然还能这样操作?
这样的话,他还缺什么钱?
还用他像是一个葛朗台一样,悭得出奇吗?
还总是落下不好的名声。
原来是他一直以来的运营思路就有问题。
为什么要他来掏钱?
就算是他有再多的钱,也掏不起,母公司也烧不起钱。
明白思路,邵六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脉一样。
“那就拍武侠剧,咱们第一部拍什么呀?”
吴非就直接跟邵六说:“那当然得是金庸剧呀!”
金庸可是火了大半个世纪,每一部都很经典的,经过无数次翻拍。
拍金庸总不会错的。
邵六听了也觉得振奋。
他也是个金庸迷,很喜欢看金庸小说。
他的小说写得是精彩绝伦,妙趣横生。
但是不好影视化,毕竟需要大场面,动作戏,还得吊威亚。
要不可还原不了他那些高深武功。
也没有办法构建出武侠世界。
这也是一直以来,港岛影视界没有开发金庸小说的原因。
吴非就说:“《书剑恩仇录》,咱们就拍这个。”
这是金庸最早的武侠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传播程度最广。
大家基本上都看过,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选择拍这部小说不会出错。
不过选择金庸的哪部小说都不会出错。
直接拍最火的《射雕英雄传》以及《天龙八部》更好。
邵六听进去了,决定马上要选合适的人选来拍摄这部电视剧。
不过先要跟金庸先生谈一下,搞定版权。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
吴非心想,反正章敏已经签约在自己手里,电影可以开那部《倚天屠龙记》。
赵敏这也算是她的经典角色。
应该可以秒杀一切的女性角色。
她真的能凭借这个角色成为人们的心头朱砂痣,也能成为吴非的朱砂痣。
那就让邵六多跟金庸先生买一部,实在不行就一下买下所有的版权,也不是不行。
毕竟,金庸先生的小说本本精彩,买下绝对不会吃亏。
何况,动作电影已经是港岛的特色影片。
动作明星也是如此。
嘉和那边已经发掘了程龙。
那吴非这边也可以引进另外一位动作明星,李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