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到时候是那样的局面,不如先下手为强,把凡是不服大秦法律、法度的人,通通除掉。
这就是嬴政的真实想法,他真的想一探究竟,儒家学派的人到底能不能有利于国家社稷。
“父王!”
这个时候,扶苏突然站了出来。
满朝文武大臣刚才还在议论纷纷当中,忽然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扶苏的身上。
按说这种事情,扶苏作为长公子是不应该插话的,就算是站出来说话,又能说什么呢?
众臣不解!
嬴政闻言,低头看时,原来是扶苏!
“苏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嬴政淡淡的问道。
“父王,儿臣自幼信奉儒家学说,知道齐地是正宗的儒府,父王此去封禅,儿臣愿为左右!”
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你到底要说什么?
怎么老是处处闹笑话呢?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是为了你老爹我?还是为了狗屁儒家风光啊!
不得不说,此时的嬴政已经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失望到一定地步了。
但是失望归失望,还不能明摆着说出来,因为扶苏在群臣的眼里,地位仅次于嬴政,胡亥则排在之后。
因为扶苏的为人,向来谦让,对任何人都能恭恭敬敬。
所以,扶苏一言既出,现场有好多大臣争相着随驾,因为有扶苏在的话,他们就没必要担心嬴政的脾气了。
因为毕竟嬴政一发脾气,一定会死人。
“准!退下吧!”
嬴政对着扶苏无奈的道。
“谢父王!”
扶苏退下之后,嬴政再也不想跟大臣们浪费时间了。
他认为,现在的这种人多的场合,人们大多是趋炎附势,何况仔细想来,这也不是什么好跟他们商量的。
于是,想到这里,嬴政便朗声叫道。
“李斯!嬴成!”
“下臣在!”
“末将在!”
“寡人于下月初三前往泰山行封禅大礼,你二人便是此行的总管和司祭!扶苏、胡亥随驾!”
“臣,末将领旨!”
嬴政吩咐过后,李斯和嬴成下跪领旨谢恩。
此时,朝堂上的群臣刚开始是面面相觑,随后便一齐跪道。
“吾皇英明!”
要知道,这么大的阵仗,没有一个总管是不行的。
然,李斯作为继吕不韦之后的相邦大人,可谓是又一个精打细算之人,其人心思缜密,做起事情来也是点点不漏。
所以深得嬴政的宠幸!
而嬴成则是继商公之后的大宗管事,相当于一个家族的族长,除了勇武有力之外,其人更是深受大小宗族的尊敬。
论起辈分来,嬴成还是嬴政的堂哥呢!
也就是赢氏宗族的大宗里的一支!
所以用嬴成来主持封禅大礼,应该是众望所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