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皇位之争的白热化
皇帝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太医们每日进出皇宫,却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各方势力的动作也越发频繁起来。
丞相李乾加紧了对大皇子的扶持,他利用自己在朝堂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威望,拉拢了不少朝中重臣,试图让他们在朝堂上为大皇子发声,营造出大皇子深得人心的局面。同时,他还暗中安排人手,对其他皇子的言行进行监视,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利于大皇子的举动,便想办法打压。
礼部尚书王越这边也没闲着,他深知二皇子的优势在于自身的才能和贤名,于是便组织了一些文人墨客,撰写文章夸赞二皇子的治国理念和仁德之举,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传播,试图为二皇子赢得更多的民意支持。而且,他还联系了一些军中将领,这些将领欣赏二皇子的军事见解,愿意在关键时刻为二皇子站台,确保他在武力方面也有一定的倚仗。
谢承枫夹在中间,处境愈发艰难。他一方面要继续协助二皇子,为其出谋划策,比如安排一些二皇子与朝中正直大臣的私下会面,让二皇子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争取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提防丞相李乾的报复,毕竟之前产业被刁难的事就是个警告,他加强了府邸的安保,同时让情报人员更加密切地关注丞相一派的动静。
而草原那边也不断传来消息,催促谢承枫一定要确保二皇子能顺利登上皇位,甚至表示必要时可以动用草原的一些力量来支持。谢承枫深知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草原插手朝堂皇位之争被发现,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草原也会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
他回复草原那边,让其暂且按捺住,不要轻举妄动,目前还是先依靠朝堂内的手段来运作。
就在各方势力僵持不下之时,皇宫内突然传出消息,皇帝召集所有皇子以及朝中重臣进宫,似乎是要交代后事,众人听闻此消息,纷纷赶往皇宫,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不同的心思,或紧张,或期待,或忐忑。
大殿之上,皇帝躺在龙榻之上,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但眼神依旧透着威严。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缓缓开口道:“朕自知时日无多,今日召集你们来,是想听听各位皇子对这天下日后的治理之法,也好让朕能安心离去。”
大皇子率先上前,战战兢兢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以仁孝治天下,遵循祖宗之法,维持朝堂现有秩序,让百姓安居乐业便好。”
皇帝微微皱眉,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他退下。
接着二皇子上前,行礼后沉稳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当下我朝虽看似繁荣,但实则暗藏诸多隐患,如旧制僵化,边境虽暂时安宁但仍有潜在威胁,儿臣若有幸继位,定当革新朝政,加强边防,同时注重发展民生,让我朝能真正长治久安,走向更强盛之路。”
皇帝听了二皇子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丞相李乾见状,立刻出列奏道:“陛下,大皇子所言乃是稳妥之法,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更,贸然革新恐会引发朝堂动荡,还望陛下三思啊。”
礼部尚书王越也不甘示弱,上前说道:“陛下,二皇子所言切中时弊,如今形势变化,若不与时俱进,我朝怎能在这乱世之中长久立足,还请陛下斟酌。”
一时间,朝堂上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各方势力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谢承枫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思忖着该如何在这关键时刻为二皇子再添助力。突然,他心生一计,悄悄对身旁的一位大臣耳语了几句,那位大臣微微一愣,随后点了点头,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可让各位皇子各负责一件关乎民生的事务,限时完成,看谁能办得更好,如此也能看出哪位皇子更有治国之能啊。”
皇帝听了,觉得此提议倒也新鲜,便说道:“此计甚好,那就依此行事,朕给你们十日时间,十日后,再来汇报成果。”
众人领命后,纷纷出宫去筹备各自的事务。大皇子回到府邸后,一脸愁容,他平日里只懂吟诗作对,对这等实际事务根本不知如何下手,只能依靠丞相李乾派来的谋士帮忙出谋划策。而二皇子则信心满满,他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团,其中也包括谢承枫,一起商讨该如何把这件事办得漂亮。
谢承枫建议道:“二皇子,如今京城郊外有一处村庄,因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庄稼收成不好,百姓生活困苦,咱们可以着重解决这个问题,一来展现您对民生的关注,二来若能修好水利,让庄稼丰收,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啊。”
二皇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安排人手,亲自前往那个村庄查看情况,同时调配物资,组织村民开始修缮水利设施。
在这十日里,谢承枫一直陪着二皇子在村庄里忙碌,他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资源,帮忙筹集了不少修缮所需的材料,还请来了一些有经验的工匠指导村民。二皇子也不辞辛劳,亲自与村民们一起劳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而大皇子那边,虽然有丞相李乾等人的支持,可办事之人多是敷衍了事,只是做了些表面功夫,并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十日之期很快就到了,各位皇子再次进宫向皇帝汇报成果。大皇子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做之事也是漏洞百出。二皇子则条理清晰地讲述了自己在村庄修缮水利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还带来了村民们联名写下的感谢信,感谢二皇子为他们解决了多年的难题。
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说道:“诸位皇子,此次之事,高下立判,朕心中已有了合适的人选,只是此事还需再斟酌一番,待朕明日再做定夺。”
众人退下后,丞相李乾心急如焚,他知道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偏向二皇子了,若再不采取行动,那一切都晚了。于是,他暗中召集了一些死士,准备在夜间潜入皇宫,篡改皇帝的遗诏,将皇位继承人改成大皇子。
而谢承枫这边,也担心丞相李乾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极端的举动来,便安排了自己的人手在皇宫附近暗中巡逻,以防万一。
果然,到了夜间,丞相李乾的那些死士悄悄摸到了皇宫一处偏殿,那里存放着皇帝即将拟定的遗诏。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时,谢承枫安排的人及时发现了他们,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打斗声惊动了皇宫的守卫,一时间,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混乱之中。皇帝听闻动静,强撑着身体问身边的太监发生了什么事,太监颤抖着将外面的情况说了一遍,皇帝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追查,丞相李乾的阴谋被彻底揭露出来,皇帝痛心疾首,没想到自己信任多年的丞相竟然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当即下令将丞相李乾及其同党全部抓捕入狱,严加惩处。
大皇子也因为此事受到了牵连,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
而二皇子在这场风波中脱颖而出,皇帝最终下诏,立二皇子为太子,待自己驾崩后,便由二皇子继承皇位。
谢承枫在这场皇位之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皇子对他感激涕零,承诺日后定会厚待他与草原。整个京城也在这场激烈的角逐后,迎来了暂时的平静,可谢承枫知道,这平静只是表象,朝堂之上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还有许多势力需要平衡,他依旧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为草原的发展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