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夏国历经数十年的军阀混战,但一个农业大国的军阀混战再如何激烈。
其炮火的密集程度,也远比不上小鬼子这个工业国。
因此小鬼子只需要对大夏国军队的阵地,采用猛烈的炮火持续攻击,甚至都不用正面接触。
就能将还没有见过面的对手消耗殆尽。
淞沪会战之中,桂军就是这样一个师一个师拉上去的。
一天消耗一个师,这可不是胡编乱造。
炮兵轰!
炮兵轰完步兵冲。
老套至极的战术,却是小鬼子无往不利的战术。
不过这一次,这些鬼子显然是要踢到钢板了。
德械师师承日耳曼帝国陆军,其战术素养自不必多说。
而在毛致远接手德械师的指挥权之后,他便将一部分精通土木防御工事建设的军官,派驻到了这几个德械师之中。
毛致远掌控西域都护府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开创军校。
土木防御工事的搭建,是军校的基础作业。
拥有丰富经验的军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防挖个窟窿。
结合淞沪战场上的经验,德械师在挖掘的坑道带有些许弧线。
上面用厚土、甚至拆卸钢板、早就准备好的混凝土块进行夯实。
除非被小鬼子的炮弹准的无话可说,否则躲在里面是很安全的。
除此之外,德械师打造的防御工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个防炮坑。
这些防炮坑很大,里面可以藏上好几个人。
防炮坑上面用铁板、钢轨以及成型的混凝土块加上厚土覆盖。
炮弹打在这上面,简直是跟挠痒痒一样。
按照往常的套路,小鬼子在进行了一轮炮击之后。
便在战车、豆丁坦克的掩护下,朝着苍云岭阵地发起了冲锋。
但与以前它们遇到的情况不同,一轮炮击之后,拥有坚固防御阵地的德械师将士的伤亡极小。
炮声停熄之后,按照惯例,手持三八大盖的小鬼子不断向前摸索,它们并未发现异样。
不过就在这些小鬼子放松警惕之后,36师阵地上的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以及中正式步枪同时开枪。
反坦克炮也迅速朝着小鬼子的豆丁坦克,猛得轰过去。
措手不及的小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打懵了。
当即就有为数不少的小鬼子,被飞来的子弹打成了血筛子。
更有豆丁坦克,在面对反坦克炮的攻击不堪一击。
“轰”的一声爆炸,豆丁坦克燃起熊熊烈火。
剩下的鬼子趴在掩体后面一动不动,生怕就被对面的夏国士兵一枪爆头。
看到这一幕,气得哇哇直叫的鬼子指挥官抽出武士刀大声叫骂。
又一批战术素养颇高的鬼子相互掩护,朝着苍云岭的方向涌去。
子弹在这片战场上横飞。
地面很快被鲜血染得通红。
战斗甫一开始,就极为激烈。
与第六师团主攻的苍云岭、龙首山、长街道一带不同。
在毛致远的授意下,小鬼子其他几个师团的进展更为顺利一些。
随着战局的变化,越发暴躁的小鬼子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正在逐步走进毛致远为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