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既然你这么中意,太太就不多说了。不过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轻率行事。"
此时,在旁边的贾东旭家也在经历着相似的情景。贾张氏的脸色蜡黄,正给贾东旭缝补衣服。天气越来越凉了,她打算在贾东旭的衣服里加层棉衬当作秋装。
那时布料供应紧张,每人一年也只有几尺布,除了留着修补旧衣服之外,根本不够做新衣服的。
所以好多人一年到头只有一套衣服,春夏秋冬都得靠这套衣服换着穿。天气暖和时,就把里面的衬里拆了,改制成单衣。到了秋天,又在里面加上一层衬里,让它变成双层的衣服正好对付秋凉。等冬天一到,在衬里里填上棉花,这样就变出了一件保暖的棉衣。
贾张氏戴着老花镜,一边认真地缝衣服,一边对躺在床上发愣的贾东旭唠叨:
"东旭啊,妈还是想让你再想想。小史家那个姑娘虽说长得不漂亮,但她有份正式工作,一个月能挣二十多块呢!"
"你们要是成了夫妻,咱们家就有两个职工了,这在整个四合院也是头一份儿。"
"这样的话,以后你俩每月加起来能挣近六十块,咱们家的日子可就过得宽松多了。"
贾东旭被她唠叨得烦了,翻了个身,背对着贾张氏,过了好久才叹了一口气,不满地回了一句:
"唉,妈你就别念叨了!那小史家的姑娘不是长相问题,关键是胖得不行,一个人能顶我两个宽!"
"光胖也就算了,还特别吓人!一张大圆脸跟烙饼似的,满脸横肉,像极了张飞。我一看见她就想吐。"
听儿子这么一说,贾张氏一时无言以对,但还是耐心地劝道:
"我觉得那姑娘也没有你说的那么难看吧?再说,长得好看有什么用?美貌又不能当饭吃,总比娶个没工作的乡下女孩强吧?"
"你现在才刚刚转正,工资一个月才三十来块,再娶一个没有收入的媳妇儿,将来有了孩子,日子怎么过?"
贾张氏提到了贾东旭的痛点,终于让他态度缓和了些。只见他坐起身,思考了一会儿,无奈地说:
"可是我都已经报名参加相亲会了,不去的话就是放组织鸽子,要不我还是先去相相亲再说吧。"
"如果实在没合适的,再考虑小史家那姑娘总行了吧?"
听到儿子愿意妥协,贾张氏脸上露出了笑容,不再啰嗦,低头继续手上的活儿。这几年,贾东旭的婚事让她愁坏了,看了无数个姑娘都没一个合适的。好不容易现在有个不嫌弃他的了,贾东旭却又觉得人家长得不够好,还要偷偷报名单去和红星公社的农村姑娘相亲。
当初知道这件事时,贾张氏差点气坏。现在总算把贾东旭给说服了,心中的大石落了地,开始想着她们一家未来的好日子。
四九城的西北部有一片风景如画的山谷,那里流淌着清澈的小溪,溪旁散落着几排黄土堆砌的小茅屋。
小溪上的石桥下面,几个孩子正在戏水,不时激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像是一串串绽放的白莲花。
岸上坐着一对漂亮的小姐妹,尽管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但也挡不住她们那出众的美丽。
"姐姐~你说咱们这次能被选中,嫁给城里的人吗?听说城里有好多高大的楼房、数不清的车子,还有各种美味的食物!"
"只要能嫁到城里去,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也不用天还没亮就起床下地干活了。想想都觉得好幸福啊。"
"就是不知道我要嫁的人是什么样子,好不好看,个子高不高,脾气好不好?希望他不要像爸爸那样爱打人。"
那个年龄稍小的女孩抬着一张清秀的脸庞,用晶莹的大眼睛望向身边的姐姐,满怀期待地说。
年长的女孩抬起头,远远地看着青翠的山峰,脸上带着明显的得意:"这次我一定能嫁到城里,管他是个什么模样,就算是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只要他愿意娶我,带我离开这里,我就心满意足了。"
妹妹似乎不太明白姐姐的话,她还沉浸在对未来伴侣的美好憧憬中。
歪着头看向姐姐,略带疑惑和憧憬地说:"就算是长相丑陋你也会接受?对我来说,就算不用特别帅,但也至少得看着顺眼才行。"
"他的性格要温柔体贴,最好是读书人那样的。最重要的是他得真心对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