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就知道味道肯定好!"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正好尝一尝你的手艺。你爸当年的手艺咱们这儿谁不知道啊,你做的肯定也不差。"
看着三大爷这么高兴,何雨柱觉得挺逗。之前还叫他傻柱呢,给了半盒茄子就成了柱子,改口也太快了。
用半盒红烧茄子换了通行证,何雨柱顺利回家,提着布袋子回到了屋里。进门一看,何雨水不在家,也不知道跑哪玩去了,何雨柱也没太在意,直接把饭盒放桌上开始和面蒸馒头。
等面团发酵时,何雨柱去了后院看望聋老太太。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他对奶奶的情感就全转到聋老太太身上了,把她当成亲奶奶照顾。除了中午他在外面,没办法管,早晚两顿不管吃什么,都会陪她一起吃,跟原剧里偶尔来看看完全不同。
这使得聋老太太特别开心,脸上整天都是笑容,跟别人聊起孙子傻柱的时候总是特别得意。
这时,聋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何雨柱来了,满是笑意地说:"傻柱,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晚上准备做什么好吃的?有肉吗?"
何雨柱走了过去,坐在聋老太太旁边的花坛上,接过她手里的扇子,边给她轻轻扇风边说:"饭还没做好,我那边刚和完面等着蒸馒头呢。今晚咱们吃红烧肉、糖醋里脊,还有蒜苗炒肉,全都是您喜欢吃的。"
"我来是告诉您个事儿,再过不久咱家就要多一个孙媳妇了,以后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有人可以陪着您。"
"那姑娘叫秦京茹,是北郊秦家村的,今年才16岁,长得可漂亮了,又乖巧懂事,您一定会喜欢她的。"
原本躺在摇椅上的聋老太太一听这话,立刻坐直了身体,拉着何雨柱的手兴奋地说:"真的定了吗?女方有什么要求吗?虽说你是城里的,娶乡下的姑娘人家也是攀了高枝儿。"
"但是彩礼还是要给的,这是农村的规矩。既然你喜欢这个姑娘,就不能让人家在村里失面子。她爹妈养这么大也不容易,你们还要相处一辈子,这点小事别让她家人心里不舒服。"
聋老太太叮嘱何雨柱,生怕他会舍不得钱,委屈了秦京茹。
得到何雨柱肯定的答复后,聋老太太总算露出满意的笑容,躺回摇椅上,悠然地晃着椅子,看着远处的葡萄藤,感慨道:
"今年你结了婚,争取明年这时候生个大胖小子,后年再生一个。趁我还行,帮你带孩子,多生几个最好!最好是五六个淘气鬼。"
"到那时家里可就热闹了,不像现在这么冷清,人丁兴旺才有家的样子!"
何雨柱一听哈哈大笑,调侃聋老太太说:
"您也太夸张了吧!还要生五六个?那我得娶个能一窝好几个的孩子他娘回来啊。生俩我都觉得养起来费劲,别说五六个了!"
聋老太太听完,伸手拍了何雨柱一掌,斜眼瞥了他一眼,不屑地说:
"你懂啥~多子多福听过没?以前哪家不是六七个小孩,照样养得好好的。怎么到你就养不起了?"
"你看你三大爷家,他一人挣的钱养活一家六口,日子也过得不错,也没见哪个孩子受饿受冻。"
何雨柱没打算跟聋老太太争辩,只笑着听她唠叨,他觉得有时候有个老人家在身边絮叨也是一种幸福。
陪着聋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天,估计面发酵得差不多了,何雨柱扶着她回到院子里,一边揉馒头一边聊天。
家里三个人,十几个馒头就够吃好几天。最近家里的饭菜丰富,顿顿晚饭有肉,所以吃得粮食少了许多。
正准备蒸馒头时,何雨水捂着脸哭着跑回家。还没等何雨柱问怎么回事。
聋老太太突然站了起来,眯缝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愤怒地问:
"闺女,出什么事了?告诉老太是谁欺负你,老太去给你出头!"
何雨柱这时也走过来,看到何雨水背后的辫子松了一根,心中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被人揪了辫子。
想到可能是某个男孩子想引起注意,才会有这种幼稚行为,毕竟他们都十二三岁,正处于懵懂的阶段。他小时候也没少干这种事,于是笑着说:
"别哭了,开个玩笑至于这么难过吗?要是不喜欢跟他玩,直接说清楚就好了。"
"好了,别哭了,哥再给你重新扎个漂亮的辫子,去洗把脸。”